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普及,人们已逐渐习惯了互动性强、多元化和便捷的新闻报道方式。如果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报道方式,法治新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新闻从业人员如果守旧不变,不仅难以提升法治新闻报道的效力,还可能妨碍普法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在全媒体时代中寻找创新法治新闻报道的方式,以确保信息传达更加生动、有温度、有深度,吸引和保留新用户,维持自身的特色和地位。
(一)创新法治新闻报道的内容
1、横向拓宽、纵向加深法治新闻内容
如果我们希望提升法治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意义,必须积极改进传统的报道形式,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在制作法治新闻时,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新闻事件,认识到记者并非无所不知,因此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专家,对新闻事件反映的社会问题或法律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将这些专家的见解与新闻事件融合,创作出充满深度和洞察力的新闻报道。媒体从业者还应及时收集最新的法治新闻,找到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要点,以这些案例作为切入点,展开深入挖掘,强调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生动的新闻案例呈现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一定的新闻宣传效果,积极引导观众思考。
2、以内容为导向制作法治新闻
法治新闻记者需要对中国法治发展有深刻的理解,以便为观众提供更富深度的阅读和视听体验,从而增加新闻报道的价值。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制作,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资源网络,与媒体联系人密切协作,及时挖掘独家新闻要点,确保报道的及时性和吸引力。此外,需要从一般的素材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揭示法律核心问题,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
3、创新法治新闻内容策划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被视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而数以亿计的移动媒体用户成为主流媒体争夺的舆论制高点。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用户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市场中获得主导地位,就需要积极涉足竖屏传播领域,以扩大我们的传播影响力。策划法治新闻内容时,必须遵循主流新闻媒体的选题标准,包括时效性、争议性、人情味以及贴近性,这是维护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前提条件。假如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切入新闻报道,找到一个既出奇制胜、又合情合理的视角,将主题的深度提升,同时传递积极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那将会使我们在竖屏传播领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二)创新法治新闻报道渠道、方式
1、打通全产业链传播渠道
要在抖音平台成功吸引用户关注法治新闻报道,首要任务是构建强大的品牌形象。这包括创建专注法治新闻的抖音账号,积极培养其影响力,精心选择内容和文案,并考虑发布时间以迎合用户的活跃时段。此外,在微信公众号上,多媒体内容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法治新闻的传播,而微信视频号也提供吸引观众的机会。在头条号运营方面,深度挖掘特定垂直领域,推广原创内容,都有助于建立独特的品牌账号。总之,通过充分利用多个媒体平台,精心策划内容,并深入细分领域,法治新闻报道才能在多媒体领域脱颖而出。
2、创新法治新闻报道方式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法治新闻报道应该不断创新,积极采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超越传统报道模式的限制。举个例子,一些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等,已经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了官方账号,及时发布热门新闻,采用多样化的视频、图片、文字、电话录音采访等形式,融入现代元素,如流行音乐和剪辑技巧,以满足观众口味。在制作法治新闻时,不仅包括政策信息和记者的实地调查,还要考察当地居民的观点,并邀请专家参与采访,以丰富报道内容。
在全媒体时代,制作引人注目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法治新闻报道需要在内容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采取行动。这需要媒体深入思考,创作高质量内容,并借鉴《主播说联播》的模式,以观众友好的方式解读新闻、澄清事实,强调主题。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可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时树立媒体的品牌形象。此外,媒体需要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和内容价值,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市场。此外,法治新闻媒体需要在内容编辑、传播渠道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提高,以获得更多认可,并在全媒体时代中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吕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