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石楼

高校老师驻乡村 真情帮扶促振兴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驻村工作队纪实

今年5月份以来,在石楼县灵泉镇龙台村和营房村,总能看见这么几个文质彬彬的老师,他们栉风沐雨,一丝不苟 ,早出晚归,奔波在村里田间地头、农户家里户外。他们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农民一片坦诚之心,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好评。他们就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派驻石楼县灵泉镇龙台村和营房村的驻村干部。

用心用情走访调研

刚到村里,因生活条件有限、村情村貌又不了解,为了尽快适应环境,作为包村队长、龙台村第一书记的褚希辉,鼓励队员们要克服困难,积极转变角色,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两支工作队在食宿还未稳定的情况下就积极主动联系村干部开展入户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情村貌,这让他们在迅速掌握村情民情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大娘!别忙乎了,咱坐下来聊聊家常……”“大叔,今年收成怎么样?种粮补贴发了,收到了吧……”工作队每到一家都与村民真诚交流。通过走访群众,全面细致地了解村民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还详细记录着群众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并把这些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逐一帮助群众解决。

凝心聚力强抓党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龙台村和营房村是行政合并村,属于同一个党支部。驻村后,褚希辉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团结村“两委”班子全面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抓好党建工作,通过规范村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提升党支部活力和凝聚力。在今年庆祝建党102周年“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他为全村党员讲了题为《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党课,并组织党员同志重温了入党誓词。

村民郑健有是一位特困户,在入户慰问时,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现在我看病有医保报销,生活有特困供养金,工作队干部们经常来看我,还给我送来了米面油、拐棍等生活用品,生活很幸福啊。”

扎实帮扶 为民服务

村里的慢性病人比较多,年龄大的村民腿脚不方便去医院就诊,好多高血压、糖尿病人用药缺少科学指导。褚希辉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学校团委联系,在村委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医疗志愿活动,内分泌科、康复科、中医科等专家大夫为村民进行了义诊。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大夫们对前来咨询的老百姓仔细查问病情,询问其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对咨询者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症下药,开出药方,而且还不忘叮嘱患者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学生志愿者还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为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活动结束后,村民们一致夸赞:工作队对我们真是关爱。

助农助销为民解忧

脱贫户郑健国一家今年种植的有机红薯亩数比较多,产量也大,在入户访问时,他说今年红薯产量较多,销售有些困难。褚希辉了解情况后与队员商议,并化身“推销员”积极在单位职工群里对红薯进行了宣传推销,他们统计订货数量,联系农户装箱装车,并利用周末回家时间为该村村民销售了100余箱红薯。职工们反映红薯很好吃,并纷纷表示明年继续购买。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驻村工作已半年有余,褚希辉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团结协作,秉持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原则,用心用情用力履行好驻村职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能力,多措并举,努力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