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永文 通讯员 安豪
寒风刺骨,雪花漫天飞舞。12月中下旬以来,交城县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给道路交通、群众出行、民生保障造成严重影响。
站在冰雪考验的关口,全县上下迎“寒”而上、浴“雪”奋战,抓安全、促通畅,保民生、稳供应,扎实开展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全力守护民生“温度”。
闻“雪”而动!
雪情就是命令!
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雪,交城县委、政府沉着应对、科学研判,召开专门会议全面部署安排。一声声紧急的指令,汇聚成一股股强大的动能。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守土尽责,严格执行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应急响应要求,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报送信息,确保政令畅通。
在县城沙河街、永宁路、天宁街、东环路等主要路段,县级领导带队,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走上街头,带着铁锹,拿着扫帚,对本单位责任路段、区域内的积雪和冰层进行逐段清扫。大家忙碌的身影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暖意和一份感动。
在机关干部职工的带动下,县城沿街商户也纷纷加入进来,严格落实“门前六包”要求,主动清扫门前积雪。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在这场降雪中,他们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迅速清除积雪和道路结冰积水,交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按照“先通后净”工作原则,第一时间投入所有机械力量,机关人员与环卫工人全部上岗,昼夜鏖战,采取机械化清雪、人工细化作业,“人轮换、车不停”,24小时清雪的方式,全力清雪除冰,最大限度减少降雪带来的不利影响。
经过大家不间断的昼夜奋战,目前,城区主干道的积雪已基本清理完毕。“我们将持续开展精细化清雪作业,清理清运产生的残余积雪,尽快恢复道路原貌,为市民生活创造安全良好的环境。”交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说。
迎“寒”而上!
降雪过后,“抓安全、促通畅”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雨雪冰冻带来的交通隐患,交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加大对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及时掌握路面情况,并对积雪、结冰路段进行清理和除冰作业。同时,交警大队重点加强坡路、易结冰弯道等事故多发路段的警力部署及巡逻频次,通过巡逻喊话、警报提示等方式提示引导驾驶人员减速慢行。截至目前,累计出动警力800余人次,警车90余台次,全县交通状况整体顺畅,辖区未出现长时间交通拥堵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交城县供电公司迅速行动,积极启动极寒天气专项预案,本着排查隐患与消除缺陷同步进行的原则,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全量高低压线路巡视工作。巡线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无人机巡检等手段,重点对变电站、线路及设备全方位进行巡视,针对发现的线路、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并立即整改,确保电网在恶劣天气下安全稳定运行。
县气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做好寒潮和雨雪天气应对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预报预警,加强主动互动联动,面向农业种植、交通安全、保供保暖等重点行业开展精细化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暖”流汇聚!
供热无小事,冷暖系民心。
为积极应对极端寒冷天气,交城县城镇热力公司提前启动极寒天气供热应急预案,紧绷供热运行“责任弦”,迅速抽调专业人员,增派施工力量,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备用热源工程建设进度。同时组建工作专班,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对供热系统设备、设施开展24小时巡查,全力以赴保障供热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确保“暖流”跑赢“寒流”。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市民的“菜篮子”“肉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有没有受影响?各类生活物资货源是否充足?供应是否有保障?记者在县城各大商超、菜市场走访中了解到,各类蔬菜、水果、肉类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也在合理区间。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面对寒潮雨雪,交城县将持续保障市民各类生活物资价稳量足,加强全县生活必需品的监测和异常波动报告预警,密切跟踪粮、油、菜、肉、蛋、奶等重要食品供应情况,提前分析研判肉类、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走势,及时报告预警,科学调整调配,保障市民生活所需。
一件冲锋衣、一条围巾、一双棉鞋,小小的心意,饱含大大的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爱心志愿者走进地处山区的水峪贯学校、西社学校和会立学校,为山区学校的孩子们送去冬日“温暖包”。“温暖包”里不仅装有衣服、围巾、棉鞋、书包等生活物资,还有各类儿童读物等学习资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冬日的爱与温暖。
冰雪无情,人间有爱。群众的冷暖,交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念兹在兹、牵挂于心,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在严寒中筑起一道“温暖防线”,演绎了一幕幕战冰雪、保民生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