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上海、北京、浙江、重庆等地的夜校受到追捧,仅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就有超过65人同时在线抢课。“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场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
“夜校”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形式,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今天的夜校不断与时俱进,除了学琴棋书画、非遗制作,还学短视频剪辑、直播带货培训等,内容丰富多样,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也显示了文化产品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持久影响力。
当下,以餐饮服务、美食打卡、灯光秀欣赏等为内核的“夜经济”遍地开花,丰富了人们的夜间生活,促进了一方经济发展。夜校回归,彰显教育情怀、文化魅力。以夜校为特色的“夜文化”,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增长极和活力源泉,理应受到追捧和推崇。
一是政府发力。培养新型市场力量,重视投资引导,把文化教育事业与经济开发项目同部署同规划同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协调融合、共同繁荣的局面;二是社会发力。积极倡导健康、时尚、高雅的精神消费,让更多人在旅游、健身、读书、棋艺、花艺、茶艺等领域重拾兴趣,追求高品质生活;三是部门发力。文旅、教育、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整合有效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群体的刚需,精准把脉,据方施治,赋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