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中阳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

——2023年中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精神文明先进典型颁奖晚会

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绿书签”暨知识产权系列宣传活动.

展馆内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二十大宣讲进基层

理论宣讲中群众热情参与互动

红色初心中阳主题展馆

□ 文/王艳林 图/张旭峰

展开中阳县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绚丽画卷,一波波理论学习宣讲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一篇篇紧扣主线的宣传力作,展示了全县上下勇担强县之责、彰显强县之为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惠民演出,浸润民心、激荡活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今年以来,中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根本任务,共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心圆”,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阳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高举思想旗帜——以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全方位加强学习,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县委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县委常委会会议的第一议程,出台《2023年中阳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方案》,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并抽调成立6个工作组,聚焦“查、听、评、改”四个重点环节,开展中心组学习规范年建设工作的专项督导,同时全覆盖列席旁听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有效推动了全县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共进行集中学习22次,高质量完成学习研讨10次,实现了中心组学习研讨次数和质量双提升。

全覆盖开展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力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抽调全县理论骨干、先进模范人物、老干部、老党员等42人,组建了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集中1个月时间,深入机关、企业、社县、学校、农村、两新组织等开展宣讲262场次,受众人数达到1.3万余人次。创新“理论+文艺”“问卷+宣讲”形式,举行了19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宣讲演出大联欢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了39场“巩固衔接政策”大宣讲活动和18场主题教育专题宣讲,受众人数分别达到5000余人次和1000余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壮大主流舆论——奏强音凝聚磅礴力量

正面宣传高昂响亮。中阳县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统筹开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来自巩固衔接一线的报道”等重大主题宣传,在各平台共发稿近2200余条,精心策划制作视频号短视频550余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神文明先进典型颁奖、产业工人建设与改革、木耳文化节、安全生产月、平安建设周等工作在《吕梁日报》发布专版24期。在新华网、中新社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等央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发布文章累计约672条。木耳特色专业镇发展大会暨中阳木耳文化节召开期间,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相关报道48条,中阳木耳县域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阳高质量发展的形象得到全面彰显。

主题报道出新出彩。中阳县聚焦基层党建、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安全生产、民生实事等主题,抓好互联网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开设《中阳耳农,逐梦前行》专栏,播出《叫响双品牌打造全链条》《木耳飘香幸福来——中阳耳农的幸福生活》等报道,多层次、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为中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舆论保障。

社会宣传澎湃有力。今年以来,中阳县开展了众多精彩纷呈的社会宣传活动,唱响中阳好声音,展现中阳好形象。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录制文明使者、主播引领“主播带你创城”、创城曝光台等节目,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参与创建的自觉性;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报道,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蓬勃朝气;在清廉建设中,集中骨干力量,制作了微电影《分班》、短视频《清廉建设你我同行》和《爱与责任》,形象生动展示了清廉中阳建设的成果。

强化价值引领——让文明创建蔚然成风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创建热潮涌动,道德模范引领风尚,志愿服务情暖人心……在中阳大地,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从城镇社区到乡村深处,文明的力量在中阳汇聚、奔涌。

文明创建活动收获满满。印发《中阳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督导方案》,组建6个督导组,开展高频次、高规格督导检查,建立自下而上的“双向督查调度”机制,并印发《中阳县创建山西省文明县城实地督导手册》300本,指导责任单位按要求高标准打造各点位。积极打造示范街县,对凤城北街等部分主要街县进行了一体化公益广告和景观小品设计。组织开展模拟问卷调查,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创建文明县城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空中线缆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模范引领作用捷报频频。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新时代乡贤”“星级文明户”“新时代最美中阳人”“最美庭院”“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评选树活动,表彰了中阳县第六届道德模范26人,十星级文明户31户、清廉家庭10户、优秀志愿者24人、优秀志愿者组织4人、最美中阳人10类96人,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县掀起了人人学榜样、争做榜样的热潮。

深化文明实践硕果累累。举办为期三天的全县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共有40余人参训,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打造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启动开放建设工程,增加积分兑换等模块,规范化运行志愿服务,组织专人孵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目前,云平台已注册56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注册志愿者1700余人次、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约2979小时。

聚力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精彩纷呈

文化惠民润人心,塑魂聚力振信心。今年以来,中阳县聚焦文化强县建设,在育民、惠民、乐民、富民的自觉行动中,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

守好红色初心阵地。红色初心中阳展馆共接待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农村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8000余人次,接待省内外大学生及兄弟市县参观者1500人次。主题展馆被山西省文明办评为山西省省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并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青团中阳县委、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阳县少工委、中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选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活动、“记录中阳——摄影采风活动”、图书公益巡展等活动,集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0余场,志愿者赴乡村义诊5000余人次、义剪2800余人次、免费照免冠相、全家福1500余人次,助学助残1000余人次,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暖心文明实践活动,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和乡村治理,持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阳县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同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非遗项目及文化产品展示、农特产品展示,在人民网、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各平台进行报道。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年累计放映888场,观影人数近9万人次,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演出活动42场。

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全县全域旅游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柏洼山风景区规划编制正式启动。按照“一村一品”凸显特色的方式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了阳坡、阳坡塔、弓阳、神圪垯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错位互补发展。2023年秋季,在弓阳新村成功举办了木耳文化节和“木耳杯”第五届职工山地马拉松比赛,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达50000人次。

守正创新担使命,凝心铸魂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中阳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力提升“四力”,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改革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斗姿态,奋力开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