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元旦特刊

□ 本报记者 梁英杰

张栋:用爱疗“毒” 谱写幸福

“当初为什么选择禁毒社工这份工作?做社工累吗?”

“其实挺累的。搞宣传、做个案、上门走访、社团项目、布置场地、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但我愿意,因为当初那颗热爱助人的心没变过。”

如果把吸毒人员比喻成一种“病人”,那么,他们最信任的“医生”便是禁毒社工。见到离石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张栋的时候,他刚外出家访完一位服务对象,正在和同事研究制定下一步服务方向。他告诉记者:“很多在册吸毒人员在年轻时一时犯错,登记在册后,心里一直存在懊悔,总有些受人歧视的感觉,对正常的回归社会造成不便。因此,我们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引导服务对象融入社会。”

李某是离石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之一,由于曾有过一次吸毒记录,导致驾驶证被锁定,如今已经达到解锁标准,但是驾驶证仍然处于锁定状态,便向离石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张栋说道:“接到服务对象的诉求时,我还得知服务对象因没有驾驶证无法正常工作,经济收入不稳定,加剧了家庭紧张关系。为此,我立即与同事商量对策,分别向相关部门咨询解锁办法,并立即多方联系帮助该服务对象完善资料,尽快取证。”

“当我们通过努力,帮助被社会排斥的戒毒者成功融入社会、家庭和睦的那一刻,便是我们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张栋从事禁毒社工的工作已有4年多时间,除深入吸毒人员及其家庭进行家访外,还经常能看见他穿梭在中小学校开展禁毒知识宣讲、在各个禁毒活动之中发放宣传单页、向群众一一解答毒品危害,让青少年以及群众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动员社会各界履行禁毒义务和责任,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在许多人眼里,禁毒社工处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张栋的眼中,禁毒无小事。他常说,毒品危害的不仅是一个人健康的肌体,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禁毒社工以微薄之力将一个个迷失的灵魂从黑暗中拯救回来。这,何尝不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