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和心胸,以及能走多远。我以为,激流勇进,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和拼搏,是一种胆识和进取,值得赞颂;而人生道路上的“激流勇退”,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一种定力和果断,也值得修炼。在某种意义上讲,“激流勇退”,更显一个人的成熟和胸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名利得失看的非常重; 把个人的地位和物质利益,总是凌驾在他人之上。因此,这样的人,一生都活的很累,烦恼总是接踵而至,没完没了。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庭条件较差,平日里,看到城里来的同学们,穿的衣服很好,又有零花钱,便十分嫉妒,言谈话语中,总带着不冷不热的怨气,甚至还有仇恨。在自卑的阴影下,这位同学生活的很孤独、郁闷,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与同学的关系。现在想来,何苦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能从农村考到省城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鳞角,一个村指不定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大学生,那是光宗耀祖的事。退一步从另一个角度讲,应该自豪乐观才对,应该用更加勤奋的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培养才对。而不应该自暴自弃,埋怨自己的出身。
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更是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职业的选择,机遇的等待,上下级关系的相处,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问题。1993年后半年,我服务的一位县领导调走了,而我仍留在县委办公室,空荡荡的四间大办公室,就我一个人守着。四个月中,冷落、失落交织在一起,不停地考验着我的灵魂。那些天,我想,我不是为某个领导个人服务,我是在为党服务,在为县委服务。我必须用平常心来对待这个“冷板凳”。于是,我每天仍旧按时上下班,并且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学习文秘知识,学习管理知识,在寂寞中充实自己。四个月后,机遇来了,我被县委安排在一个新的领导岗位。
退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低三下四。退是为了更好的进。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朴实一点,低调一点,谦虚一点,那是多大的一个人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