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聪明难,糊涂更难

□ 李峰

有些人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或看不惯的事时,不是主动面对,正面寻求解决办法,而是消极逃避,装做没看见、没发生。甚至把“难得糊涂”挂在嘴上,作为一种挡箭牌。还有人,把这种漠视现实的所谓“难得糊涂”,看作是一种大智慧,或是聪明之举,这种处事思想和态度,实在不敢恭维。

“难得糊涂”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模糊,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不追求过度的清晰与明了,而是保持一种朦胧、混沌的状态。也就是随缘自在、心满意足,心中没闲事,处处都是欢喜。

“难得糊涂”的前提是“聪明难”。而“聪明”,就是一种修养和能力。没有聪明的糊涂,是混世,是对生活的一蹶不振,是没有任何哲学内涵的糊涂,不值得提及。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从自身修养提高的层面出发,先做一个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在工作中,要懂得努力和进取,要学会付出学会拼搏,而不是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或者,不被理解,就牢骚满腹,消极怠工。在生活里,要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在对待物质和名利时,要懂得退让,懂得取舍,懂得放手。而不是拼命追求,导致欲壑难填,胸中总是装满利益的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