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制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年度重点工作“两个清单”,实行政府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机制,专项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夯实了行业领域的组织领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市安委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市安委会成员单位一把手述职评议制度,结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成绩。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了岗位责任清单,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在危化、冶金工贸、非煤矿山、消防等行业领域,梳理形成负面清单,提升了风险辨识和隐患整改能力。
深化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整治。聚焦重大隐患,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督促各有关部门按期整改、逐条销号。截至去年底,企业自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670条,已完成整改668条,整改率99.7%;部门抽查检查企业7131家,发现重大隐患745条,已整改729条,整改率98%。聚焦重点行业,深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共发现问题3.3万余条,全部整改;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排查整治,发现并整改隐患764处;聘请省内外专家团队,对102座正常生产煤矿进行全面评估,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扎实开展城镇燃气隐患排查整治,检查企业1.5万余户,整改隐患6671处。聚焦重点任务,开展系统性检视,共排查企业1130家,查出隐患2314条,全部整改。聚焦专项检查,围绕省纪委监委“点穴式”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明确的133条整改措施,已整改完成128条,完成率96%。
深刻汲取教训,全面系统整改。针对煤矿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基层消防“机构虚化、人员短缺”等突出问题,分别制定出台了煤矿安全生产“六条紧急措施”和消防安全“七项硬举措”,堵塞漏洞、补齐短板。
抓好防灾减灾,筑牢安全防线。抓好地质灾害防治。7个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督查,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3576处,因地制宜进行分类处置。抓好汛期水害防御,建立预警前置发布、响应前置启动和直达基层的暴雨预警临灾“叫应”工作机制,先后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2次,多渠道及时发布预报预警104条。对29座水库大坝、122座重点淤地坝,全部落实巡查防范措施。完成317个重点防御村、720个重点山洪灾害危险区撤避演练,启动10个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全市实现了平稳度汛。抓好冰冻灾害防范,制定下发《进一步做好强降雪低温天气的紧急通知》,迅速行动,科学应对,扎实做好供水、供热、供气、物资储备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强化责任追究、挂牌履职、治理机制、市场准入、基层监管、举报监督等机制,全面推动各项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