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实起来强起来,吕梁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守正创新、履职尽责,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围绕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撰写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践发展的优秀案例。
即日起,吕梁日报社理论版将开设“思政实践”专栏,推出系列理论文章,充分展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新成就、新亮点,起到交流借鉴、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把案例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开展。
近年来,共青团吕梁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用“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引领吕梁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让优秀青年典型的引领作用和带动功能有效发挥,进一步培育和凝聚先锋力量,在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新征程中作出青春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的政治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2022年5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青团吕梁市委紧紧锚定为党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牢牢把握“五个模范”的育人方向,延续团市委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建设的33个吕梁青少年党史研学基地、开发的7个吕梁青少年云端共享课堂等部署行动,同时统筹整合其他线上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平台、力量和措施,设立了面向青少年、面向思想政治建设领域、具备吕梁特色和普惠特质的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以专题讲座、模拟法庭、情景剧、实操演练等形式,覆盖党史团史、政策理论、普法宣传、心理辅导、卫生健康、金融普及、安全防护、创城文明等全方位、各领域,建立起团市委统筹、团县委推荐、各领域团组织参与、团员青年共享的机制,夯实了吕梁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持、知识储备,构筑了由点及线、由线上延伸至线下的全方位工作体系,彰显了分层分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先锋、做先锋的显著优势,在一体化、阶梯式加强青少年政治引领、思想教育、道德养成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为吕梁青少年提供更进一步、更为丰富的思政体验,不断增强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主要做法
(一)线上线下联动,完善思政知识体系。遵循青年在哪里宣讲工作做到哪里的工作原则,坚持统一定制课程内容,着力推动线下宣讲主阵地向网上延伸拓展,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融合。线下以6200余个基层团组织为依托,围绕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党史团史国情市情、形势政策制度优势和红色传承榜样故事等课题,注重区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领域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形象化传播。线上立足关切和服务青少年及其学校、家庭等相关群体利益,集聚吕梁市人民医院、建行吕梁分行、吕梁蓝天救援队、石楼公安局、岚县司法局、孝义心悦心理、文水心启点、孝义闻道书社等各方专业力量,定制健康、金融、安全、普法、家长、心理等六类210期“青少年云端共享课程”,形成直达青年、多重覆盖、循环递进、公益共享的云端资源,最大限度丰富和拓展了学习内容。
(二)搭建展示平台,丰富思政教育载体。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座谈交流、文艺汇演、征文绘画、竞演讲述等形式进行“轮流分享、互学互评”学习展示,激发团干部、团员青年的参与度、获得感。5.8万余名少先队员和团员青年走进全市34个“青少年党史研学基地”打卡“红色地标”、寻访“红色文物”、挖掘“红色故事”,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研学中学深党史知识、弘扬建党精神、传承吕梁精神,永远跟党走的意志更加坚定。联动职能部门和专业社会力量,量体裁衣打造“模拟法庭”、情景剧等沉浸式体验课堂,让青少年成为先锋课堂的主演,让青年讲师团成员以“案例解析+互动宣讲”“理论阐释+故事讲述”的模式作专题辅导,两种模式层次递进、相辅相成,将填鸭式、机械化的宣讲转化为润物无声的浸润,不断提升先锋课堂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感悟。
(三)把握宣讲动态,延长思政教育链条。巩固党史学习教育“青学标兵”“青述标兵”“青历标兵”的评选机制,定期召开总结评估,对各层级、各领域推荐的“80后”“90后”青年讲师在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的“青少年先锋课堂”宣讲情况予以及时报道,使宣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举措得以不断拓展、完善和改进。采用“主场授课、多点听课、线上培训、线下自学”的“云+”模式,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动员培训会,组织市县两级青年宣讲团成员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青少年特点,进行集体学习备课、认真打磨宣讲试讲“青少年先锋课堂”。邀请省市团代表、各领域先进青年典型、各级优秀青年团干部、青年媒体工作者等现身说法、示范宣讲近50场,以青春视角“走心式”讲述身边故事、分享奋斗历程、传播党的主张,不断延伸思政育人链条,不断扩大宣讲有效面和影响力。
(四)善用“团小吕+”,拓展思政教育场域。按照“部门协同再强化、工作臂章再延伸、青年凝聚更有力、品牌建设更优化”思路,开发设计吕梁团市委吉祥物“团小吕”,将“团小吕+”的形式灵活运用于“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方式、新表达,推动实施了8次合作计划,完成“青小吕”“检小吕”“科小吕”“创小吕”等8次变身,创新推出“宣讲+寻访”“宣讲+科技”“宣讲+服务”“宣讲+实践”等联动育人形式,深入传播了吕梁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淬炼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坚持崇德向善、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风貌,积极探索了“宣传”“品牌”“实践”环环相扣的全链条,达到了“1+1+1>3”的效果,实现了创新宣传内化于心、生动实践外化于行。
三、工作成效
(一)为党育人的思政引领链条初步形成。“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以丰富的载体、全新的形式在全社会、各领域青少年中厚植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运用共青团在青少年群体政治吸纳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吸引广大青少年常态化参与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中来,强化了对青少年政治观的接续培养,让青少年在组织中接受教育、收获成长、向党靠拢,在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链条和机制保障,团的政治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二)制度自信教育说服力进一步增强。“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注重用好抗击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现实教材,用青年最可感、最鲜活的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时代足迹,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切实增强制度自信、激发奋斗精神。
(三)网上舆论工作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不论是“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的“云端课程”,还是“团小吕+”的联动育人机制,都使得共青团吕梁市委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吕梁青年”的正面宣传引领、理论传播和主题教育更加生动有效。同时,“吕梁青年”公众号粉丝量连续13个月稳定在7万人+的规模,原创度从两位数增长至700+,特别是今年以来,点赞数、留言数、单篇阅读量持续攀升,都体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内容虚实结合,越来越有形化、常态化、可积累。“吕梁青年”打造的一系列富有思想内涵、青少年爱听爱看的系列网宣产品,从“无”到“有”,又从“有”到不断壮大、丰富,不断提升了青年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引领力,更有创意、更为精准地引领青少年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
(四)团青队伍建设实现多维度深融合。依托“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都把工作推进到引导动员青年第一线,打破了层层做管理员的行政化模式,有效扩大了青少年思想引领的覆盖面,引导青年不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鲜活生动的视听体验、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各行业各领域青年骨干、青年教师、青年媒体工作者、企业青年骨干、“两新”组织青年典型、大学生村官、社区青年党员等各类优秀青年代表也直接面向青年编发内容、创作产品、开展宣讲,很多团青骨干成长为策划活动的好手、新媒体运营的内行、应对舆情的专家,为共青团在新时代赢得了声誉、彰显了价值、塑造了形象。
四、经验启示
思想政治引领,是全领域发展、全流程参与、全战线统筹、全形态展现的系统工程。共青团吕梁市委实施的“吕梁青少年先锋课堂”的探索,只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吕梁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通过由点及面推广提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不断完善、逐步升级思政教育体系。
一是聚焦学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做强正面宣传和拓宽传播矩阵为主,坚持优质内容与时尚形式相统一,持续推进共青团思想工作水平;二是深化共青团宣传工作,在各项重点工作中,从策划到推进、总结、推广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思想政治引领,都要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跟进;三是抓住团青队伍中的“关键少数”,把团干部建设成一支会做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青年干部队伍;四是不断强化“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要守住并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各类媒体阵地,还要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仪式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彰等团的各类工作形态,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共青团吕梁市委将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发挥服务大局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重要领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阵地、激发和展示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共青团吕梁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