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昱 王涛 通讯员 吕丽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因如此,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成为孝义市教育人的奋斗目标。2023年,孝义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让每所学校书写梦想华章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育人的主要责任,孝义市始终将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之策,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提升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2023年,孝义市开展“订单式”蹲校视导工作,组织蹲校视导活动114次、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147次、深入课堂听课367节、参与教研活动143场;组织第十八届教学能手评选,拟认定87名教师为孝义市第十八届教学能手,126名教师为孝义市第十八届教改先进个人;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节”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英语水平;组织了吕梁市“义务教育学科小学英语主题大教研”活动。
2023年,孝义市全面启动“孝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教师培训工程”。初中7科、小学3科及幼儿园组织开展第一次名师培养集中培训研修活动和第一次入站指导活动;组织“考改促课改 课改推考改——从2023年山西中考各学科试题说起”等4个主题共计58场培训活动;全年组织15批次的外出高级研修,共计1702人参加。高中教育启动大型引智工程,选送22名教师参加了吕梁市教师技能大赛,孝义二中姚淑娟获课件制作特等奖,孝义三中刘戈等3人分别获得一等奖、孝义中学李炎等3人获得二等奖;选送8位教师的精品课参加吕梁市精品课大赛,焦云嵘等5人被吕梁市教育局推荐为省级精品课。
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是孝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本着“共同进步”的原则,孝义市在各学校之间施行了共同体建设。
依托媒体技术,共同体成员校在牵头校的组织和带领下,在摸清校情、学情的基础上分学科、分学段研讨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细化逐月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校、活动主题,明确每次活动的目标、任务、时间、形式,确保共同体计划如期开展,并保证活动质量。
在广泛征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之后,牵头校勇于承担责任,组织开展主题多样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搭建“线上+线下”的平台,通过“点餐式”“互动式”“案例分享式”等多角度分层次全覆盖式培训活动,解决了老师们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诸多疑问,在对比与借鉴中积累经验,互动交流中实现不同增幅的成长。
让每个家庭奏响梦想之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孝义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化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高中教育更有特色,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2023年,孝义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扎实开展。各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了校长、中层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学校教育网格,挖掘优秀家长团队,科学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市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构建了社会联动育人网络。各学校还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完善“校级领导示范、班主任为主体、科任教师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健全问题调处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进一步形成了家校合力育人机制,规范了家校育人工作行为,畅通了家长诉求渠道。
2022年9月开始,孝义市在城区公办小学全面启动实施“放心午餐”工程。2023年年初,山西省人民政府拨发专款1597.2万元用于购置午休课桌椅、新风系统等设施设备,满足学生午休需求。“放心午餐”省去了家长接送和学生路上奔波的辛苦,为学生空出了宝贵的休息时间,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每学期初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及时督促“放心午餐”承办公司做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上交;学期中持续强化“放心午餐”规范化管理,加强对配餐公司的考核与监管,多次走进学校,突查留样、突查餐车配送中上锁和人餐分离情况,随机查看“互联网+明厨亮灶”,并安排部署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演练。
为推进“放心午餐”工程的顺利实施,2023年县级财政拨付748.55872万元,用于补贴参与“放心午餐”工程就餐服务陪餐教师的劳务费用。目前,大部分学校将食育教育、劳动教育和礼仪教育有机融合,统一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作业辅导、开展兴趣活动、监督学生午休,形成了统一的午托服务模式。
“放心午餐”解决了家长接送难、辅导难、监管难的问题,有效增强了全市教育服务能力。在对所有用餐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午托课程满意度达92%。2023年12月27日,山西省教育厅“放心午餐”专项评估调研组对孝义市“放心午餐”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给予充分肯定。
让每个孩子点亮梦想之灯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孝义市始终重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看重成绩的同时,更加看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
孝义市始终把“立德育人,培根铸魂”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健全完善“一个目标、三项机制、两支队伍、六大途径、五项主题”的“13265”德育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教育品质。
孝义市教育科技局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校一案”落实情况及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工作,上报吕梁市教育局17所学校的典型案例。孝义六中、孝义九中等6所学校的案例获选吕梁市典型工作案例;崇文街小学《使命在肩 初心如磐 立德树人 砥砺前行》、第十一中学《感动精彩生活 感恩奠基人生,培养向善向上向真向美的时代新人》和湖滨路小学《诚勤真美 “至善”湖滨》3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案例评选为山西省典型工作案例。共青团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2023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立项课题,孝义市德育课题立项35个并结项。
2023年,孝义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育人工作。“学习党的二十大、唱响青春主旋律”主题活动、“红色精品剧进校园”活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社团交流活动、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孝义市中学刘晓权同学代表山西参加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成果展示荣获三等奖。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有一个好的规划,才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背景下,孝义市深入推进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向前发展。他们以树立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了以“一二三四五六”为基本思路的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实施方案;编写出版了两版生涯规划校本教材《预见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高中生生涯规划手册》;申报通过并结题了课题《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在山西省生涯教育课程创新教学大赛中,孝义市三名教师李小静、张定雄、李珍玉从一百多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真正帮助广大学生唤醒生涯意识、规划生涯路径、识别兴趣优势、提升应变能力,树立良好的成长观、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提升了个人幸福感,实现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匹配。
加大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成长,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孝义市各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孝义市教育科技局成立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全市各中小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人数21人,兼职教师208人,全市设立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学校达40所。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当前的孝义教育,正在新时代中砥砺奋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未来,也将为谱写美丽幸福吕梁作出新的教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