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一路通达向未来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一路通,连接双城发展;一路兴,激活满盘通达。

2023年8月底,全长3.4公里的文丰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车。作为市区首条立交快速路,如同一条生机勃发的“大动脉”,用速度重新定义时间,用连通不断改写空间,推动着新城旧城共同发展的美好图景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感可及、可触可亲的幸福生活。

决策:呼应人民期盼

文丰路东连滨河北路、北接凤山路,是我市主城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也是市区最早形成的南北通行大动脉。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车流量剧增,直行交通量较大,相交路口多,使得该条道路交通较为混乱,高峰时段经常堵车,且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拓宽,刻不容缓,群众对道路提质改造的呼声日益迫切。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市委、市政府着眼建设美丽幸福吕梁、顺应市民便捷快速出行需求、解决交通出行拥堵问题,启动了文丰路拓宽改造工程。这是我市中心城区市民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项目启动后,面对疫情反复带来的冲击,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全体建设者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以非凡的毅力和大胆的创新,奋力推进道路、地道、排水、照明、电力、交通、热力、绿化、管线等施工内容,克服了管网错综复杂且迁改多、深基坑开挖、下穿地道侧墙单边模板施工、工作面狭窄等种种困难,项目的建成通车,有效提升了片区交通承载能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扮靓道路“颜值”,提升城市品位形象,让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全体建设者风雨无阻、加班加点,工程建设期间,参建单位5家,施工单位3家,高峰时建设工人达600多人……

指针拨转,回到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2022年6月,完成下穿地道建设;

9月,完成雨水、污水、供气、供热等地下综合管线布置;

11月,完成北段路面铺装、人行步道建设和东线隧道改造;

2023年8月,西线隧道完成,实现全面通车。

如今,放眼望去,文丰路犹如一条银色巨龙,展现了这座吕梁市主城区的新跨度与新气度。

攻关:打造品质工程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殷殷嘱托,大家以“绣花”功夫雕刻着文丰路扩宽改造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在规划设计上,对双向四车道、双线隧道、下穿通道、周边学校上下山通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通道等重要节点的建设,组织专家、部门反复论证比较,制定精细的实施方案,力求安全、舒适、美观。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建筑材料、样式、工艺关口,力求工程更精致、精美。

一头连着城市品质,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从谋划到建设,从建设到竣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追赶跨越、精准精细,写在每一个建设者脸上。

“文丰路农校段地处后瓦村和凤山各学校道路交汇点,车流大,出行人员多,每天早晚交通高峰都非常拥堵。设计单位通过地上地下分别通行方式,将该段十字路口南北向和东西向车辆分流,彻底解决因道路交叉带来的拥堵问题。”文丰路拓宽改造项目建设单位一标段项目负责人赵勇胜说。

“隧道是文丰路扩宽改造工程中建设难度最高的一段。咱们这边属于黄土高坡,所有的隧道属于五级岩土危岩,施工难度比较大,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科学谋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大胆采用壁后小导管注浆加固、洞内锚索锁定原有衬砌结构、静力破除拆除原有衬砌结构‘三项’新技术施工,破解了黄土改扩建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稳步推进,给吕梁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北京城建集团隧道项目经理王荣亮说。

宽阔的道路上川流不息,但行车秩序井然。文丰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专用车道,预留了主城区至新区高架桥,同时还新增了高标准绿化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月季、玫瑰等鲜花,实现了道路修到哪里,生态景观就跟进到哪里,打造了贯通主城和新区的绿色画廊,城区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交通更加顺畅,百姓的心情更加舒畅。

从酷暑到严冬再到酷暑,文丰路建设各参建单位、施工单位精准配合,坚持不间断施工。特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项目施工建设进度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形成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积极调配施工物资,解决人员和设备调度困难,将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降到最小,尽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众志:齐心书写答卷

大道无需言语,却给出答案!

“文丰路通车后,我开车10多分钟就能抵达新城区,上班通勤时间至少减少一半。”家住七里滩的郭先生一块“心病”终于解决,通行的便利让他感觉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一直看着文丰路从拆到建,一点点变得高大上起来。以前经常穿过这条路去购买生活用品。每逢雨天,还得穿上雨靴,挽起裤腿,躲避路上的泥水。”居住在离石区乔家沟背街小巷中的居民说。如今,他们已经和这一苦恼说再见了。

破旧的窄路在拆除中消逝,崭新的大道款款而来。这一拆一建之间,谋划的是未来,受益的是百姓。

都说房屋征收工作是天下 “第一难”。面对征收拆迁涉及面广、历史与现实错综交织等实际问题,加上被征收人不理解、不信任等一系列难题,吕梁市新区建设中心、离石区政府、区住建局、滨河街道办、凤山街道办联合成立了征拆指挥部。指挥部上下全体人员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聆听被征收户的实际需求,反复召开征收会议,协调解决征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指挥部工作人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跑断腿、磨破嘴,坚持公正公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努力完成拆迁任务。领导高位推动、部门密切联动,所涉及部门、街道、村社“两委”党员干部、工作人员,抱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戮力同心,实干笃行,汇聚起项目征拆强大合力。

走访、测量、签约、腾空、拆除……征拆对象从热议观望,到理解支持,到积极响应……

乔家沟社区居民任建民在拆迁过程中涉及楼梯拆迁问题,全部拆除不符合征拆政策,在社区支部书记和房屋征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任建民决定牺牲自己一楼门面的采光,将楼梯内让,在征拆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老羊倌”任文岐,在征拆中涉及拆迁面积448平方米,任文岐主动来到征收指挥部办公室签约合同:“我是吃过苦的人,如今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党和国家,所以我第一个支持党和政府做的决定!”……征拆干部们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换来了项目的推进进度,给广大市民交上满意答卷。

“虽然有一部分群众不理解,但也有很多群众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非常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微光成炬,聚沙成塔。在项目建设中顾全大局、全力支持配合的市民朋友们,在项目建设中风雨兼程、日夜奋战的建设者们,在项目建设中奋力拼搏、争先创优的广大干部们,这些平凡的微光照亮了熠熠生辉的道路!

大道如虹行致远,通衢纵横向未来。这条贯穿东西、连接主城区和新区的快速大通道,连起了暖暖的人心,聚起了蓬勃的发展向心力,它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