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吕梁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吕梁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聚焦“985”产业链和专业镇建设等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聚焦“小微、三农”担保主业,坚守增信、分险、赋能的准公共职能定位,大力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融资担保资金“放大器”、金融政策的“转化器”、信贷风险“稳定器”、经济发展“助推器”,实现业务提档加速。
公司成立一年多来,获得23家银行84.8亿元授信额度,累计完成融资担保业务规模29.93亿元,服务市场主体1002户,带动539户首贷户实现融资。当年新增业务规模24.57亿元,服务市场主体837户,资本金放大3.53倍,完成计划任务153.56%,同比增长358.4%,担保规模、客户覆盖面、代偿率等核心指标迈入全省前列,新增担保业务规模从改革前的最后一名跃居全省第五名,实现跨越式提升和历史性突破。
创新金融产品 做企业融资的“放大器”
2023年吕梁担保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支持“985”重点产业链、“1+7+N”特色专业镇和乡村振兴相关主体融资需求,积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做大做强市担保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的决策部署,深耕普惠金融“责任田”,根据小微企业融资额度小、需求急、周期短的特点量体裁衣,结合县域特色产业,有针对性推出“担保强链补链、区域精准支持、行业特色服务、专项政策推进”的担保业务产品。与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山西银行等合作银行共同推出“肉牛保”“吕梁经营保”“汾酒快贷”“银担+汾酒专业镇”等地域特色产品,服务31户企业19356万元,产品类贷款担保支持,有力加大了对我市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和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助力我市特色专业镇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上下游生产、销售、包材、物流、文旅为一体的产业链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融资“放大器”功能,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保障政策配套 做金融政策的“转化器”
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发力,将纾困助企政策有效转化为市场化金融产品,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吕梁担保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政策“转化器”功能,积极支持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落地生根,加快构建吕梁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支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建设,吕梁担保与交通银行吕梁分行共同推出总规模3亿元的一年期“汾酒快贷”政策性贷款担保专项产品。该产品以信用担保为主,采用批量化“见贷即保”模式,对吕梁辖内 16 家汾酒经销商和 34 家专卖店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截至12月底为16户企业提供8145万元融资担保,支持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配套政策保障。2023年,市财政局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制定出台风险补偿、保费补贴具体措施,共为公司拨付风险补偿金273.38万元、保费补贴2434.03万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17万元,有效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功能,不断增强公司风险化解能力,让财政资金持续发挥更大的撬动放大效应。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功能,制定出台了担保费用减费让利的具体办法,2023年,累计减费让利481.84万元, 364户企业受益。
深耕普惠金融 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守服务小微和“三农”政策性定位,坚持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紧扣担保行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体系改革要求,坚定落实目标任务,以“总对总”批量化业务为基本盘,重点发展符合吕梁产业特色的产品化业务,做吕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调研活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樊小明带领公司总经理张乾等领导率先垂范,实地走访调研担保帮扶企业兴县清泉醋业、山西鑫嘉盛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山西众恒源酒业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产能、销售及融资需求,有针对性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023年,公司共完成支小支农业务规模243,008.64万元,836户,户均金额290.68万元,支小支农业务占全部融资担保业务比例达98.90%。其中,完成小微业务规模221,642.55万元,729户;完成三农业务21,366.09万元,107户。单户500万元及以下业务规模162,430.64万元,737户,单户500万元以下业务占比达66.11%。
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稳”精神,助力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创业贷款担保业务。公司积极与邮储、吕梁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本着“为民、便民、务实、高效”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简化担保程序,弱化反担保措施,积极为符合政策要求的创业者个人和小微企业服务。截至 2023年 12月末,公司完成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业务104笔2674万元,有力支持我市创业就业工作,扶持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大学毕业生、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十类人群。
深化体系建设 做信贷风险的“稳定器”
吕梁担保在做大业务规模的同时,同步从严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公司全部担保业务纳入国家、省、市三级风险分担体系,实现体系内上下联动、风险分担、协同发展的格局;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施行合规风控、审计、纪检、监事会“四位一体”的内部管理机制,定期召开风险督导会,提升全员风控意识;借鉴省担保产品研发先进经验,以政策性为导向,风险防控为首要目标,坚持小额分散、多元化经营,避免业务集中度高和“垒大户”现象;深化银担合作,及时获取银行贷后管理数据和资料,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2023年,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9次,风险管理委员会3次,完成158笔项目审查,金额14226万元,全部业务100%落实银担风险,代偿金额728.19万元、代偿笔数2笔、代偿率1.09%,拨备覆盖率为375.45%。
与省再担保合作进一步深化,通过委派公司总经理、业务分保、分担风险多样化合作模式,支持公司做大做强。与国家融担基金合作,备案业务规模达23.59亿,有效提升担保基金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狠抓内控管理 做金融国企的带头者
2023年,召开党支部委员会27次、总经理办公会18次,研究资金调动、制度制定等135项重大事项;每周召开周例会,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建立“每周督办清单”,及时督导、跟进部门重点工作完成进展,推动公司稳步发展。
召开董事会2次,审议公司补充资本金、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等8个议案;召开股东会1次,审议2022年度决算、利润分配方案、章程修正案等7个议案;及时修订完善公司各项管理等制度,共修订、出台制度15个,累计印发70个基本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各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持续优化和完善SaaS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对SaaS系统“专精特新”产品的尽调报告和审批流程配置。适时修订完善批量化担保合作协议,对条款进行了细化明确,深化合作维度,优化操作流程。及时督促业务部门对各项业务开展保中管理。按月编制业务台账、经营分析报告,上报监管部门,及时完成不同口径下各项数据和报表的报送,业务统计和数据报送工作的真实、准确、及时性不断提高。
加强宣传,微信公众号共发布90条简讯,《吕梁日报》专题报道公司成立以来的创业历程,刊发4期《工作简报》,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担保行业的知晓率。申报创建市直文明单位、参加金融系统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加强队伍建设,参加中国担保、省担保行业协会组织线上培训14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公司进行SaaS系统培训、演练、测试等各项实战操作工作;派遣业务骨干赴北京、河北、成都、长沙等地参加培训学习21次;组织员工内部集体培训67次。内部培训经常化,及时掌握融资担保新政策、新动向。聘请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士讲授专业知识课程,有效提升员工专业能力、法治意识,增强员工的整体素质。
加强党建引领 做金融强国的践行者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奋斗目标,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筑根基、强堡垒、凝合力,汇聚成“党建引领方向、党建融入治理、党建激发创新、党建增强执行”的澎湃内生动力。让党旗在服务“三农”第一线、纾困助企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高高飘扬,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强根铸魂、把牢方向、增劲赋能。
强化政治引领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轮流讲党课活动4次,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制作党建文化墙,积极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无偿献血、“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忆先烈,传精神,筑梦新征程”等主题党日活动;与市财政支付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会;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春风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活动、“迎七一”户外拓展活动、财政系统演讲比赛、诵读比赛等,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劳模精神,引领广大党员汲取奋进力量。
严格落实党支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清廉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工作进行谋划,与市财政支付中心开展“清风扬正气,廉洁伴我行”廉政教育道德讲堂,公司党支部委员对员工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在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清廉金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