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石楼

石楼小镇社区

联合南城区明德小学组织开展“走进移民安置区,体验农耕文化”主题活动

本报讯 春风和煦,阳光正好。3月12日下午,石楼小镇社区联合南城区明德小学组织开展“走进移民安置区,体验农耕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明德小学53名学生乘坐大巴车来到石楼小镇社区,在主题活动开始前,同学们还给社区的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将欢声笑语带到老人身边。葫芦丝演奏《地球村》《吹起芦笙跳起舞》、街舞、手势舞《中华孝道》等节目,让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接着,学生们体验了垒土灶、烤红薯等劳动实践。在聆听了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后,孩子们手持小铲子、水桶等工具,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就开始了体验。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铲土,有的负责提水,有的和泥块,在社区老人们的帮助下,不一会儿功夫,一个像模像样的土灶就完工了。孩子们亲自挑选自己喜欢的红薯和土豆,放进土灶坑里。

在等待的时间里,小朋友们听老人们讲故事,讲他们的人生经历、讲春种秋收的道理。一位老大爷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与土地一辈子无法割舍的情缘,讲他一生在田间地头辛勤耕种的人生历程,告诉孩子们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农耕文化之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意义,体会到农民耕种的不易,以后要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同时希望有机会还能参加类似的活动,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勤劳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并将实践中的感悟运用到学习上,用勤劳的付出换来更好的成绩。

随后大家挖开土灶堆,品尝了自己烤的红薯。吃到自己亲自动手做出来的美食,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半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临别之际,大家都心存不舍,孩子们一一拥抱了在场的老人,老人们挥舞着双手,依依不舍地目送孩子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