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履职尽责 共赴“春天的盛会”

——出席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的委员报到侧记

图为参会市政协委员有序报到。 记者 薛志雄 摄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一年春作首,奋斗正当时。迎着春风,一年一度的吕梁市两会拉开帷幕。3月25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心系全市老百姓沉甸甸的呼声,踏着沉稳又矫健的步伐陆续抵达吕梁宾馆,向大会报到。

下午三时整,报到大厅内人来人往,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会务组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各项接待服务工作,等待前来报到的委员们完成报到程序。媒体记者们早已准备就绪架起了机器,有的将机位紧盯着大门,抢拍委员们报到的瞬间。有的手里紧握话筒眼睛左右环顾伺机寻找委员们的身影。

界别查询、领取资料、办理入住……记者看到,报到手续完备后,委员们即刻进入工作状态,认真研读会议材料,熟悉会议议程和相关安排,现场呈现浓浓的参政议政氛围。

这是一场代表民意的盛会。市政协委员、吕梁市久久爱心协会会长张安才面带微笑、神采飞扬地走进报到大厅。作为我市的社会公益人士,此次他将一线的声音带到了两会现场,他说,“过去一年行走在公益的路上,深深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今年他带来的提案与养老有关,他希望动员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有效减轻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让更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是一场代表民智的盛会。市政协委员、临县剪纸协会会长刘小平每年都会为政协会送上自己的剪纸作品以表祝福,今年又带来一幅什么作品?大家都非常期待。“这一次我带来的这幅作品叫龙腾盛世,剪纸上的花样用到了牡丹、莲花、葫芦等,象征吉祥的美好寓意。”面对身边围着的大小镜头,刘小平侃侃而谈,“这几年我们国家重视非遗传承,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同志加入到剪纸行列中,她们把爱好变成了谋生手段甚至成了人生的事业。”她笑着和记者分享去年的成绩。她欣慰地说:“我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让非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希望市委、市政府还能一如既往支持非遗文化传承,让艺术点亮乡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样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还有来自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贺利娥委员,她说,“我已经从教30多年,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很多孩子们对咱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普遍不够。”如何让孩子们更多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成为她今年的提案,“我希望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这是一场代表民力的盛会。小提案反映的是大民生,无论是重视养老、非遗文化,还是加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这都是来自基层最恳切的声音、最真挚的呼唤。委员们通过会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精心准备了有思考、有分量、有深度的提案。接下来的三天内,各个界别的委员们,将不辱使命,履职尽责,以务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参会,全身心投入到大会各项议程之中,为吕梁增进民生福祉建言献策。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委员们表示,肩负使命光荣、深知责任重大,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建诤言、献良策,高质量完成好“委员作业”,助力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把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的生动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吕梁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