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直笔著青史,修志启未来。3月22日,《汾阳市志》首发仪式举行,标志着汾阳市第二轮《汾阳市志》编纂工作圆满完成,地方志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对传承该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改革发展历程、坚定广大群众文化自信、启迪全市上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汾阳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汾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左燕娜在首发仪式上详细介绍了《汾阳市志》编撰情况。第一轮《汾阳县志》的编修从1980年开始,于1998年印刷发行,全书36卷160万字,为完整了解汾阳市早期历史提供了途径,也为研究该市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二轮《汾阳市志》编纂于2007年启动,历经十六载完成,全书共三册,大事记下限延至2020年12月,共41编207章762节,420余万字,随文收录彩图照800余幅,古今人物240余人,凝结了汾阳全市广大参与者和编纂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编纂过程体现高站位、高质效、高要求,做到质量、特色、进度三到位,将以汾阳之“志”服务汾阳之“治”,是汾阳市的“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了解该市历史与现实的重要窗口。
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吕梁市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说,《汾阳市志》是吕梁市新编县级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汾阳市最全面、最系统、最宏博的地情信息文献和百科式史书。汾阳市要以此为起点,全力做好用《汾阳市志》“资政育人”的下半篇文章,发挥好为汾阳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及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辅助参考的作用,发挥好为科学研究、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基础信息资讯的作用,发挥好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爱国爱乡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提供乡土教材的作用,发挥好为讲好汾阳故事、传播汾阳声音、展示汾阳形象提供丰富素材的作用,全面推进汾阳党史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幸福美丽吕梁建设贡献更多党史方志智慧和力量。
汾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永祥希望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汾阳市志》出版发行对服务汾阳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汾阳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带头做志书的阅读者、分享者、推广者;要充分发挥《汾阳市志》“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读史明志、观古知今、启迪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读志、传志、用志中加深对汾阳历史的掌握,深化对汾阳发展的认识,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宣传、史志部门要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推广,以史启智、以文化人,让全市人民在学习汾阳厚重历史中汲取踔厉奋发、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要凝心聚力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党史地方志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吕梁市史志部门的科学指导下,推动汾阳史志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史志部门要及时总结分析编纂市志的经验做法,精准把握时间节点,按时完成《汾阳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汾阳史志工作,及时准确提供资料,共同完成好这项系统工程。广大史志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努力编纂更多精品佳志,为擘画汾阳美好明天贡献更大力量。
首发仪式上还向汾阳市教科局、市档案局、市文联、贾家庄镇、西河街道等单位代表赠送了《汾阳市志》。 (文/贾晓瑜 图/武子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