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以文化人 赓续传承

——访《金色少年》主创代表、编剧、导演傅澍坤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从有想法到剧本出来有六七年时间,作品中很多故事都有原型。”《金色少年》主创代表、编剧、导演傅澍坤告诉记者,“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儿童的视角,生动而不刻意的故事与情感碰撞,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人文价值的思考,就像今天的主题‘以文化人,赓续传承’。”

傅澍坤介绍,《金色少年》是一部带着浓厚个人情怀的片子,是对曾经拥有的青少年时代的追忆和致敬,是一部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一致的影片,含蓄表达传统文化的精湛,纯朴的人物关系,表达中国人宽宥、真诚、坚强与善良的传统美德。

影片取景于吕梁碛口古镇。傅澍坤讲述,选景方面,希望找到有地方特色、有独特气质的场景,尽可能还原上世纪80年代的风貌。影片中,尽量把当地的文化元素和故事搬上荧幕,比如羊皮筏子冲浪黄河、临县三弦、黄河大唢呐、吕梁美食碗托等等,这也使片子更加丰富。

“吕梁的环境、气候、人文等等,都让我觉得吕梁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地方。它的朴实无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傅澍坤说,“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别的方面,吕梁各级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如果用特别简短的话推荐这部电影,我想说,这部片子,它真正做到了‘小大正’,就是小体裁,大情怀,正能量,我用自己的创作态度保证,这个片子融合了我这么多年来对中国人传统人文情怀、人文价值方面的表达,大家可以带着小朋友尽情去观看。”傅澍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