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专职”回收 服务便捷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屋在我市“亮相”

图为居民正在投递包装纸箱。 刘丽霞 摄

本报讯 (记者 刘丽霞) 扫码投递、人脸识别、自动称重、收益提现……近日,在我市市区兴隆街,一个蓝白色相间且科技感十足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屋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前来参观体验。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再生资源智能回收屋配备智能管理系统,人们只需要在电子显示屏上轻轻一触,选择刷卡、扫码、手机、人脸等不同的投递方式,然后将纸类、塑料、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按不同的类型进行投递,智能设备便可自动称重、自动计费,所获得的收益会直接进入投递人个人账户,可以提现或消费。

“哇,这也太智能了,我来试一试。”市民牛继玲迫不及待地拿出准备好的包装纸箱按提示投入到箱体中,手机立马显示有1.6元的收益到账。“以前家里的纸箱、饮料瓶都和其他垃圾一起随手丢到垃圾桶了。现在有了这个智能回收设备后,我们在家里可以把可回收的垃圾分拣出来,随时投放,确实方便快捷。这不仅可以获得一定收益,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垃圾分类工作,做‘变废为宝’、垃圾减量的践行者,感觉特别有意义。”牛继玲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已在市区投放了5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屋,并配套可回收物智能管理系统,今年计划在居民小区再投放50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实行有偿回收,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积极性。通过‘市场化运作、全品类回收、闭环式运行’的模式,搭建‘一网一链一平台’,建立从源头、中转到终端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吕梁市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经理李燕桃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市供销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按照承担的工作职责,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全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以吕梁市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为承载主体,全面实施我市城区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任务,计划分三期实施,先期投放5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屋和配套的可回收物智能管理系统,打造示范小区,中后期在居民社区投放300个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箱,规范建设80个回收站点,建立完善1个功能齐全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1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备30辆回收转运车辆,打造一支100人的专业回收队伍,建设吕梁市再生资源回收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全品类回收、闭环式运行,形成完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项目正常运营后,预计每年再生资源年回收量可达到10万吨,回收额可达到4亿元。

“再生资源业务是供销社的主责主业,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让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供销模式’在吕梁大地开花结果,为促进我市垃圾减量、资源利用、循环发展贡献供销力量。同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由口号变为行动、行动变为习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薛耀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