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虎平,最近忙什么呢?”
“最近歇着哩,今年过完年还没找到个合适的干活的地方,现在也不着急,等我把病养好了再看看在哪干活吧。”
电话那头,记者明显听出了虎平有点唉声叹气的感觉。
“怎么病了?严不严重?看过医生没有?”
“看过了,医生让静养两个月,颈椎疼痛,老毛病了,买了些药和治疗颈椎的器材,只要听医生的嘱咐,配合治疗,很快就好了,家里一堆事等着我去干呢!”
虎平的老毛病是这几年长期干木工落下的毛病,“没办法,家里四口人吃饭,疼也得忍忍。”虎平的话语间透着一股坚韧的劲儿。
今年50岁的薛虎平是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薛家湾村人,家里有四口人。在老以前,薛虎平在村里经常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收成好不好也是要“看天年”。再后来觉得种地收入不高,就去了柳林下煤窑挖煤,虽说是比较辛苦,但是赚的养家糊口足够了。干了几年后,薛虎平又经常在工地里当杂工、装修工,能挣钱的脏活、累活他都干过。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打工全凭手艺,没手艺出去干活人家只会把你当成小工对待。”薛虎平说起了这几年的不易,前几年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中,老婆在家给孩子们做饭照顾他们,干啥都得用钱,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还好我17岁的时候跟上师傅学了差不多三年的木工手艺,期间一直断断续续的有活干,也没把手艺丢了。”
这不,薛虎平这几年一直在装修的行业里干得风生水起,2019年在石楼县城里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房子格局还不错,南北通透,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四口人住宽敞多了。
记得第一次见到薛虎平的时候,他还在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住着,那会女儿还在上大学,儿子还在石楼高中上学,三个人挤着住,女儿回来的时候,还得搭一个简易的单人床凑合着住。仅仅三四年的功夫薛虎平就住上了城里的大房子。
现在他的女儿也已经考进了离石区的一所中学教书,儿子刚毕业不久,看着儿子每天学习考工作的书籍,薛虎平非常欣慰。“孩子们慢慢地都长大了。”
“以前的生活和现在比起来,想都不敢想,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我们的今天。”薛虎平激动地说。
薛虎平是众多劳动者当中白手起家的工人。这几年受过的罪,只有他最清楚。但是薛虎平是只会埋头苦干,不愿述说的人,心里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带着他向前冲、向前跑。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正是因为薛虎平不畏生活的艰难,勤勤恳恳地劳动,不抱怨、不服输,才让以前家庭生活拮据的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样得来的幸福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