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这支救援铁军,“硬核”

——走进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

□ 本报记者 史喜众 梁英杰 王瑞

2021年6月16日,我市一煤业公司井下发生局部冒顶涉险事故,造成7人被困。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硬是克服在狭窄、潮湿、封闭的地下空间等重重困难,制定科学施救方案,成功救出被困矿工。

2022年6月18日,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出动37名指战员奔赴兴县黑茶山受灾火区救援,奋战5天4夜,扑灭明火火线1000余米,清理火烧迹地8000余平方米、开设防火隔离带300余米。

2023年10月30日,交城县天宁镇寨上村牛家沟组发生森林火灾,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出动8车53名指战员携带风力灭火机、无人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铁锹、灭火把等救援装备赶赴火场救援,全力奋战四天四夜。

……

紧急、危险,甚至是生死考验,在每一次的紧急救援中,这支专业化、现代化、能作战、善作战的救援“铁军”无不展现出一种向生向阳的“硬核”力量。人们不禁要问:他们超强的救援本领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硬”在平常的训练中

近年来,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新问题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更专业、技术更全面、救援更科学、覆盖面更广成为新形势下应急救援队伍的必备素质。就这样,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应运而生。

2020年12月,原吕梁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和原吕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合并组建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主要负责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其他行业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综合救援工作。

组队以来,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聘请山西省森林消防直属支队关帝山林草防火专业队开展森林防灭火理论培训和各类灭火装备实操培训灭火战术演练等,向学习培训要队员森林灭火应急处置实战水平提升实效。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全体指战员开展矿山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防治和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专业业务培训,定期前往签订救援协议的煤矿熟悉矿井巷道,在井下进行仪器操作、技能演练,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战水平。

抢险救灾,拼的不仅是体力和毅力,更是一门技术活,救援理论的学习、抢险技术的钻研、救人技能的掌握都非常重要。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结合年度训练计划、汛期形势任务需要及队伍建设实际,开展灭火战术、背负式短波电台操作、卫星便携站操作、无人机操作、急救技能、指挥部帐篷搭建、人员伙食保障等训练,圆满完成吕梁市“蓝色使命-2021”防汛抢险联合演练、“战训·2022中阳县水域搜救综合演练”、2022年峁底煤矿顶板事故等应急演练任务,成功组织2021年吕梁市森林草原灭火实战演练;充分利用蓝天、天龙等社会应急力量,在高山绳索、安全破拆、水域救援、无线电、心理干预等方面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精心选派队长、教练、队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比武,通过专业队伍间比赛,进一步提升队伍实战水平,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矿山救援竞赛模拟救灾团体三等奖和团体全能优秀奖,进一步提升了队伍实战能力及消防等专业队伍应急协作能力。

“硬”在向专业看齐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救援工作也是这样。

根据工作需要和全市应急救援工作需求,2021年,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以原吕梁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为班底组建了矿山救援大队,并围绕“一专多能”要求,又组建以森林草原消防为主,抗震救灾、防洪防汛、地质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救援为辅的自然灾害救援大队。现在,两个大队互为补充、各有优势,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中真正体现出了更加专业、各有侧重的优势。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依赖于各种装备和工具,这些工具是应急救援成功完成救援任务的关键。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调查摸底,通过摸底全面掌握全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器材装备底数和现状,分地域、分行业建立完善信息数据库,对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进行评估、加强管理,确保各类救援队伍平时管理规范、战时综合调度。并先后向市政府申请专项经费659万元,购买矿山个人防护装备、森林扑灭火装备和应急救援车辆,利用吕梁市众安应急救援基金会资金购买应急通信指挥车,进一步提升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指挥能力,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应急救援需求。

为了让救援工作更加专业化,吕梁市应急综合救援支队先后与吕梁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建立吕梁市军地应急联动机制,与武警吕梁支队建立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各专业队伍的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提升协同应对能力,通过建立军地协调联动和联演机制,让队伍专业化水平更高。

“硬”在战斗中的“精气神”

打开吕梁应急综合救援支队的救援日志,每一次抢险救援中,全体指战员都表现了对党忠诚的正义感、纪律严明的过硬作风、赴汤蹈火的战斗精神、竭诚为民的价值追求,圆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救援任务,多次受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嘉奖和赞誉,充分展现了铁军优良的战斗作风、高超的实战水平。

“奋战八天七夜,为郑州市惠济区等2个小区排水10万余方,解救被困车辆5辆,圆满完成跨省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任务。”

“孝义秋汛出现漫堤、堤坝决口,出动38名指战员,携带排水排污水泵、水域救援服和远距离抛投器等装备紧急驰援孝义,抽排污水23.6万余立方米。统筹调度指挥各类救援队伍,圆满完成封堵决口、排污排水等救灾任务,为灾区早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动22名指战员紧急赶赴离石一煤业煤矿,奋战2天3夜,排水6000余方,搬运遇难人员1名,圆满完成地表淤积雨水灌井事故的抢险任务。”

“先后出动72名指战员赶赴中阳县金罗镇,抽排污水8.7万余方,利用无人机、调用警犬绳索救援等科技手段展开拉网式、地毯式的搜救,成功搜寻4名失联人员,圆满完成支援中阳抗洪救灾任务。”

每一次抢险救援中,他们眼神中和背影中映射出的那种正义感觉和过硬作风,以及赴汤蹈火的精气神,无不让人震撼和震惊……

“硬核”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唯独每一次的凯旋才是他们的诗和远方。而这一切无不镌刻在“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山西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吕梁应急援郑救灾特别贡献”这些光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