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马林
五四风雷起,薪火百年传。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党的带领下砥砺奋进、激昂向上,五四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为青年与国家血脉相连的重要精神支柱。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县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共青团中阳县委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团日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青年的活动,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厚植奋斗底色、唱响青春旋律。
坚定理想信念 淬炼初心本色
共青团中阳县委依托“青年之家”、团代表联络站、“青春理响晋行时”讲习所等阵地,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开展“青少年先锋课堂”、青年读书会、党的二十大宣讲、雷锋故事分享会等学习活动,切实做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红色基因代代相承,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团县委充分利用红色初心中阳主题展、关上战斗纪念碑、车鸣峪兵工洞等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青少年党史和国情政策教育;结合五四、六一、建队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新队员入队仪式、新团员入团仪式,青春礼和成人礼仪式,增强广大青少年荣誉感和责任感;高效率推进“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实现团、队学习100%全覆盖,引导团员和青年在学习和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锤炼思想,锻炼成长。
锤炼过硬本领 坚定奋斗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高标高质推进。县委牵头每年召开1次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县委常委会和基层党组织每年对共青团工作专题研究部署1次;深化青联组织建设,设立10个委员界别,吸纳各行各业优秀青年共110名,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组织的团结引领;依托“青春兴晋”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选拔出52名优秀大学生到岗实践,并建立在外学子网上社群,畅通联系服务渠道;落实“团的委员会成员联系团代表、团代表联系团员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目前进站代表130人,联系团支部80个,青年社团15家,团员和青年1200余人,常态化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团员和青年始终与党同心;大力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基本盘,全县共建有373个团组织,社会领域团组织223个,新兴领域团组织9个,基本形成各领域协同发展的团建工作新格局。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目前,乡镇90后班子成员担任团委书记,并配备专职团干事1人,学校团委书记重新选聘任职,推动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团县委班子配备由“3+4”专兼职模式转变为“3+1+3”专、挂、兼模式,通过公益岗、见习生等方式,新增团县委机关编制外人员3名,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传承五四精神 践行青春使命
五四期间,中阳县多个团组织开展线下活动,用各自独特的方式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团县委联合中共中阳县委人才办和中阳县府南学校分别举办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激情五四 放飞青春”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展现了中阳青年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风采;开展了“才聚中阳?青春飞 YOUNG”青年人才运动会,进一步提升了青年人才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团县委召开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县青联会在宁乡镇郝家岭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服务月活动,通过健康义诊、发放慰问品、与老年人近距离接触,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充分发挥青联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理想之火永不熄灭。五四系列主题活动让青年们深刻领悟到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今后要立足岗位实际,踔厉奋发,实干担当,联动交流,发挥各自优势,让青春在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征程上,中阳广大青年将继续奋发有为,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中阳新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