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心脏保养很重要

□ 闫翠翠

如何实施心脏康复?患者除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外,还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通过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氧气摄入和消耗的运动方式。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适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适应能力。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

散步:散步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步速和时间,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慢跑或快走: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尝试慢跑或快走,以进一步提高心肺功能。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同时减少关节的负担。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避免过度劳累。

二、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是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肌力训练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常见的肌力训练包括:

抗阻运动:如举重、弹力带训练等,可以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自重训练:如俯卧撑、深蹲等,利用自身的体重进行训练,不需要额外的器械。

在进行肌力训练时,患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强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对心脏造成过大的负担。

三、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通过拉伸和放松肌肉,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柔韧性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姿势和平衡能力。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

瑜伽:瑜伽是一种综合性的柔韧性训练方法,通过呼吸控制和身体姿势的调整,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柔韧性。

拉伸运动:如颈部、肩部、背部和腿部的拉伸动作,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患者应注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拉伸或扭伤。

四、呼吸训练。呼吸训练主要关注呼吸的调节和控制,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呼吸训练还可以降低心脏负担,促进身体的放松和恢复。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

深呼吸:通过延长呼气和吸气的时间,使呼吸更加深沉和均匀,有助于放松身心。

呼吸操:结合特定的呼吸模式和身体动作,如腹式呼吸和扩胸运动,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患者应注重呼吸的自然和流畅,避免过度用力或憋气。

综上所述,有氧运动、肌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呼吸训练是心脏康复中常见的运动方式。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并注重运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心脏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措施外,心理干预也是心脏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此外,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心脏康复过程中,患者应积极与医生、康复师等团队成员沟通,及时反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展,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虽然多项研究表明,目前心脏康复的普及率仍然较低,许多患者并未得到充分的心脏康复服务。因此,加强心脏康复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吕梁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