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汾阳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启动,集中展示该市非遗保护成果,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现场,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和互动体验环节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看和参与。传统手工艺人们现场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让观众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汾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指示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深挖非遗资源、加强项目培育,大力实施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加快创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9个,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6人,传承保护主体单位78个、传习所5个、传习点188个,汾阳市非遗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汾阳市政府副市长王宝启希望汾阳市各所涉部门、单位要在保护中传承好、在融合中利用好、在创新中发展好传统优秀文化。要融入重大战略,做好“服务”文章,紧紧融入、对接和服务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非遗社会功能作用和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要融入经济发展,做好“利用”文章,加强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实施做好汾阳非遗特色进景区等工作,为经济发展助力赋能;要融入社会生活,做好“传承”文章,通过开展非遗展示传播、节庆民俗、研学体验、传习培养、创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工作,推动汾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文化软实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侯超 图/武子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