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心聚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文平说,“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吕梁实际,创新吕梁文化,传承吕梁精神,展现吕梁形象,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谱写吕梁文旅事业新篇章注入新动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砥砺前行。”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我们实现文化强市指明了方向。”吕梁文旅集团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雒峻说,“我们要立足于吕梁丰富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廉政文化、白酒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方向,打造具有吕梁特色的文旅地标,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吕梁文化和旅游事业,提升吕梁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不断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吕梁市的文化软实力,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吕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汾酒故乡、英雄吕梁’品牌推向全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吕梁学院教师教育系教师孙敏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瑰宝,在教学和研究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融入教学和实践,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让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吕梁实践凝聚精神力量。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深感文化传承的责任越来越大。”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临县道情研究中心主任渠全明表示,将认真贯彻全会精神,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讲好吕梁故事,展示吕梁形象,挖掘吕梁文化,弘扬吕梁精神”为己任,紧随时代步伐,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要充分发挥国有院团区域引领作用,为新时代传统文艺院团的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为吕梁文化事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近段时间以来,“青年夜校”火了起来,摄影、围棋、书法、古筝、葫芦丝、民族舞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深受群众的喜爱。吕梁新青年夜校创始人雒媚说:“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不断激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的热爱,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