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吕梁教育专刊

“燕雀”在这里涅槃重生

——从七十三位学生的逆袭成长看神奇五中的发展之路

近日,吕梁五中又爆出一条喜人消息,2021年开学招收的73名那批学生,逆袭成长,今年中考成绩最高分686分,600分以上的13人,500分以上的30人,12名特殊学生快乐成长,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顺利毕业,一群寒门“燕雀”在五中涅槃重生,成为吕梁教育史上的一段神话。

九(3)班冯强的妈妈说:刚入学时,不敢说孩子在五中上学,觉得丢人。结果三年下来,孩子成功逆袭,中考考了640分,比在其他学校上学的小学时的同学高出很多分。我为孩子感到骄傲,更为五中感到骄傲。

“吕梁五中把一批没有学校愿意接收的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有的还升入重点高中,这才是真正的好教育、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九(2)班刘倩的妈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刘倩中考成绩642分。

“无论来自哪里,无论学习成绩优劣,我们五中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校长、班主任、老师都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倾心打造离教育本真最近的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高质量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幸福卓越成长,塑造有梦想有担当的卓越人才,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从平凡变成非凡、从优秀走向卓越,成就巅峰人生。”这是五中校长王谷生的教育观。

3000多人的学校仅招到73名学生

学校要垮了

2021年秋季开学季,别的学校门前车水马龙,送孩子入学的家长排起了长龙,而位于离石区和平街的吕梁市实验中学(原吕梁电中)门前一片冷清。开学了,初一年级仅有73名学生报到。

这些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子女,其中有12个孩子身心特殊,生活难以自理。有位孩子在餐厅不吃饭坐在那哭,老师问他为啥哭,他说,哭一会身体就暖和了。有位孩子有咬笔头的习惯,他妈妈每天得给他买一支新笔,还是没有笔写字。有位孩子,老师讲课,他在下面不停地说话,他说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

这些学生有的是进不了家长心中的“名校”,大多数是其他学校不要的孩子,只能报实验中学。刘倩同学小学时从临县转到离石区西崖底小学上学,升初中时就近选择了吕梁实验中学就读。

有的是冲着吕梁实验中学的好老师报名的。九(1)班张娅婷妈妈说,她家大儿子初中就是在吕梁实验中学上的,感觉吕梁实验中学的老师很好,就给女儿也报了吕梁实验中学。结果开学后才发现他们长治路小学的同学就两人入学吕梁实验中学,但是,后悔也没办法。

吕梁市第五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吕梁市电视中学,2005年更名为山西省吕梁市实验中学,是吕梁市政府直属公办初级中学。学校曾经也有过自己的辉煌,在校生最多时达到3200多人,有教师200多名。但由于教学体制僵化,教学质量连年滑坡,2020年秋季开学,仅招收到243名学生,2021年秋,新生报到人数更是下滑到73人,学校濒临关门倒闭的边缘。

张春艳老师回忆,2021年6月五中毕业了14个班,一楼整层教室里仅新招收3个班73名学生。晚上自习,静悄悄的,冷冷清清,一个人走在楼道里还感到害怕。

一所学校如果招不到学生,离关门的日子不会很久。

一项惠民政策落地

学校有救了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2021年9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从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等13个方面明确了35条改革举措。

市教育局把吕梁五中作为公办学校改革的试点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了黄冈教育管理团队,组建了一支懂教育、爱教育的专家团队。黄冈优秀校长团队于2021年12月接管吕梁实验中学,2021年12月29日改名为吕梁市第五中学,并于当日挂牌。2022年8月26日学校正式搬迁至吕梁市离石区滨河南西路94号(原离石师范校区)。

积极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新的管理团队全部取消行政级别,管理部门精简到6个,管理人员精简为8人,而且全部兼职代课,开启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

班主任、科任教师实行聘任制,定员、定岗、定工作量,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强化教师积极进取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德为先,以业绩论英雄;强化过程管理,抓细抓实。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打破了过去“大锅饭”模式,绩效工资全部集中管理,每月对教师进行考核排名,绩效工资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老师的代课费由过去的每节课10元,提高到了每节课69元。教师绩效工资大幅拉开,全年教师绩效工资最多的能领到7万多元,最少的仅7000多元。多劳多得的考核机制,极大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由过去没人愿意上课,变为争着抢着代课;由过去上课敷衍完成任务,变为上课比教学效果;形成比教学成绩、比班风、比学风的良好教育生态。

一项好的政策出台,激活了吕梁五中一池“春水”,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模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点燃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学激情,吕梁五中有救了。

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人

让教育有爱

2021年春节前夕,各学校都已放假,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新春的到来。

吕梁五中开始家访,校长、班主任、老师全员分头行动。冒着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南到枣林沟纪念碑片区,北至上水桥,西至西崖底、东至凤山底,走进每位学生的家里,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生活和学习情况,把黄冈先进的育人理念、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每个家庭。对个别忽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进行耐心地开导,为孩子规划职业生涯,为家庭谋划未来,敞开心扉沟通交流,用一颗真诚的心感动了每个学生家长。通过家访,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诊断清了落后学生落后的症结,找到了学校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差的原因,明确了学校努力的方向。

“和平街不和平”。原来五中的校区在和平街,周围有驾校、其他学校,不良少年聚集于校门口,给学生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校领导每天早晨6点20分就在校门口值班,迎接学生上学,晚上放学站在校门口送最后一位学生离校,学校周边治安逐渐好转。

最初,学校的食堂外包,就餐秩序混乱,个小体弱的学生抢不到饭,许多学生不愿在食堂就餐。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改变餐厅经营模式,变换花样,想方设法提高改善学生饭菜质量,并实行领导、班主任陪餐制,所有校领导在学生餐厅陪学生就餐。

各级领导都十分牵挂五中,关注五中的发展。市委书记孙大军、市长张广勇多次到五中调研、慰问学生老师,给予师生极大的鼓舞。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几乎每半月到学校一次,与学生在餐厅共同进餐,给师生做动员报告,召开师生座谈会,参加教研活动,观摩课堂教学,时刻关注着五中的发展。

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用爱陪伴着学生的每一天。6:30晨读,校领导、班主任准时在教室、走廊陪伴学生。晚上十点钟,学生从教室回宿舍,校值班领导、班主任准时站在教学楼下,关注着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睡眠、生活。节假日放学,马路边车多拥挤,校领导又变身为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

校长王谷生大腿骨折出院后,把医院的病床搬到办公室,躺在病床上坚持办公。九(2)班主任曹超群老师,脚崴了,拄着拐杖坚持上课。

九(3)班学生冯强,原来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多次家访、谈心勉励,感觉到老师的重视和被爱,从初三开始逆袭,中考取得了640分的好成绩。

九(3)班30名学生,有6名不能正常学习的特殊学生。班主任李艳军组织了6个帮教小组,每组3—4人,常年负责照顾一名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班级活动,让学生体会爱的教育,正确树立“三观”。

目前,吕梁五中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友爱,学生阳光向上,老师教学热情高涨,校领导信心满满,校园充满活力。

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人,用爱点燃了吕梁五中强劲的发展引擎,激发出彭拜的发展动力。

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

让课堂高效

三年来,吕梁五中已经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教学模式。来自黄冈的校领导王谷生、江逐波、胡道成为专家团队,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何雄生、吴欣、万正坤、等3位黄冈各科名师分别担任各科教研组负责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全校200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一线教学任务。

吕梁五中,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没有沉重的作业负担。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每个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自习时间,各科老师轮流在教室值班,学生写作业,遇到问题可随时问老师。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当堂点评。

发挥教学引领作用,实施常态化教研机制,向教学研究要质量。学校每周都有教研活动,每周半天时间,不同年级之间进行纵向教研,研究同一学科在不同学段学生关注的问题,形成不同学段学科贯通和衔接;研究不同学科同一学段的交叉融合、情境知识关联提升,形成学科融合发展;研究每一位同学目标规划、学科提升、习惯养成,形成具体可视化可追踪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卓越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横向教研学习。引进了太谷县教研室智慧课堂团队,借助吕梁市教育局“星火计划”平台,培养一大批学科带头人。与湖北黄州中学缔结友好学校‍。2022年派出10名管理人员和10名教师去黄冈跟岗学习,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通过网络、微信随时向黄冈的老师请教学习。

学校积极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积极争取全市的教研活动在吕梁五中举办,积极争取让五中的老师任授课教师,给每位老师学习成长的机会。近两年,共有吕梁市大教研3场,共8人讲示范课;市直学校学科联合大教研8场,25人讲示范课,3人做讲座。全市的教研活动在吕梁五中举办,共有33位老师担任市教研活动的授课老师,3人做示范课讲座,有10名教师在市教育局举办的“星火计划”初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优质示范课获奖,其中,数学组王霞霞老师、英语组雒燕老师、化学组张翠英老师、历史组高显老师、物理组刘永红老师和道法组张春艳报送的示范课荣获一等奖。

九(2)班班主任、教务处主任曹超群老师说,目前,五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激发了教师教学教研的热情,很多老师把主要精力用在教研上、课堂改革上,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九(2)班刘航岐妈妈说,老师教得好,孩子学习也很轻松,效率高,成绩提升很快。孩子从入学时考试成绩300多份,今年中考成绩590分。

“给学生快乐的校园生活,先给学生快乐的课堂体验。吕梁五中追求的是“绿色高分数”,坚持从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的规划角度出发,实现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让学生活学活用、现学现用、会学会用 ”。校长王谷生的教学理念时刻引领着五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先进的校园文化

成就英雄少年

2022年,学校提出了“建设品牌五中,培养英雄少年”的办学目标,创建“吕梁英雄少年”校园文化品牌,以独特的英雄文化为底色、以浓郁的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英雄正气的时代新人。

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26个,配备指导教师25人,每日坚持开展课后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造就美好的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底蕴,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亮点,开展了“读英雄史书、讲英雄故事、爱英雄故里、学英雄精神、做英雄传人”的“英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汉字书写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雄少年歌咏比赛等多届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家孩子跑校,以前是一放学就往家跑。现在是放了学也不愿意回家了,参加了好几种社团活动,感觉学校比家好。”九(3)班的冯强妈妈说。

“我家孩子以前比较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来了五中后,孩子参加了多个社团活动,现在变得活泼、开朗、阳光,回家也主动帮我做家务。”九(1)张亚婷的妈妈说。

智慧校园赋能

五中未来可期

2022年秋季开学,吕梁市首个中小学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在吕梁五中落成,建设智慧体育、AI创客教室、智能数字阅览室、大数据精准教学等项目,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教育,开启吕梁教育进入AI 时代篇章。

智慧体育及智慧操场的搭建,让学生的每次体育训练及测试都会有清晰的视频回溯,通过完备的数据链接、精准的个体分析,为提升学生体能提供精准指导,让体育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AI创客实验室,每个学生配备有单人编程平板及各类模型,学生科学编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智能数字阅览室包含了各类学科的电子图书,每位学生配备电子阅读平板,教师后台检测学生阅读数据,真正实现让学生阅读作业不是“面子工程”,是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宝库。

大数据精准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个性化、精准化教学的可能性,让我们有机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利用智能化教学工具开展精准学情分析、学生对比讲评、小组合作互助,实现精准教学和因材施教。

教务处及信息技术组老师计划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学校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课程体系中,拓展社团课开展模式。日常教学中,则由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指导,由科任老师开设不同编程课题,与学科知识融合,激发学生智适应创新能力。

大数据赋能教学,五中未来可期。下一步,五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