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瑞
编者按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4月9日至11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玉萍带队,监司工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组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题调研组,深入孝义、文水、临县等地,对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进行深入了解,为保障人民权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监督,全力推动全市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不断走向纵深。
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本地电诈案件及关联犯罪案件12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59人,移送检察机关起诉1391人,返还群众被骗资金4336.74万元……每一组数字的背后,都映衬着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强化“人、卡、案”三要素管控压降,深入开展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的身影。
“要紧盯群众普遍关切的打击电诈犯罪等热点领域实施监督,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振国在作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时,对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打击电诈犯罪工作提出了要求。4月9日至11日,市人大常委会监司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题调研,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玉萍带队深入孝义、文水、临县,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全面凝聚各相关部门打击、整治、预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合力。
监督靶向
维护群众权益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迅速蔓延。不断翻新的“剧本”,不断升级的“剧情”,一次又一次挑战人们对社会常识的认知,一次又一次打破人们对客观常理的判断,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重侵蚀社会诚信根基,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同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规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现实需要,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重视相关监督工作,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在安排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玉萍多次对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监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她表示,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监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我市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监司工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审定调研方案,研究确定调研提纲,着力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力促公安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齐抓共管,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加强源头治理和综合防治,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加快推动公安机关构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长效机制,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雷霆出击
打击成果斐然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近年来,我市公安局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总体格局。市委、市政府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市委书记孙大军、市长张广勇亲自部署,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市委政法委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会同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信运营商和银行部门针对涉案两卡数量持续升高的突出问题,配合开展资金预警对象银行账户30天全量止付;市公安局先后8次召开资金预警劝阻和预警对象临保工作联席会。各单位各负其责,履职尽责,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有力推动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深入开展。
坚持创新机制,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印发《吕梁市电信网络诈骗精准预警临时保护措施工作流程》《吕梁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预警警情处置工作机制》。全市基层派出所成立预警劝阻唤醒室,构建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反诈劝阻新格局,打造劝阻新阵地,其中孝义新义派出所“反诈唤醒室”登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2023年,全市共处置资金预警信息2.8万余条,保护性管控银行账户6.2万余个,拦截被骗资金1.43亿元,从去年11月至今连续220余天仅发生1起预后被骗案件,预警劝阻工作成效明显。
坚持协同联动,多次召集银行、运营商召开座谈会议,推动金融、通信等行业认真贯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从电话卡、银行卡“两卡”源头管控入手,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和银行、信用社等金融系统沟通、对接搭建起开卡核验、预警反制、联防联治平台,与金融系统、三大运营商建立短平快微信联动工作群,以“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模式传输预警数据,激发“智治”新动力。2023年,打击行业内鬼11人,推动各银行和运营商对未尽审核义务的营业网点,全部进行约谈并签订责任书;对231名工作人员进行罚款处理,对30个营业网点暂停新开卡业务,对3名网点负责人调整岗位;对2789名“两卡”涉案人员惩戒曝光。吕梁涉案“两卡”线索从2023年8月份至12月份,连续5个月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为40.17%,2024年1—5月份,涉案“两卡”线索同比下降7.8%。
坚持防范为先,提升反诈宣传质效。市公安局联合市委平安办印发了《关于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活动,在6月24日组织召开“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工作动员部署会议,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织密反诈宣传防护网。文水通信运营商、各银行均在各营业网点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反诈警示宣传卡;临县编制反诈秧歌7段,依托全县路口,社区电子屏滚动播放,针对在校生参与涉诈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增多的情况,县公安局联合学校制作反诈试卷,推出开学第一考,宣传反诈知识。2023年以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召开反诈专题集中培训会57场,专题宣传活动36期,发布反诈预警通报和宣传信息682篇。累计完成入户宣传75万余户,签订承诺书112万余份,推广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142.93万余人。
集思广益
增强监督实效
“要精准开展反诈宣传,对本辖区反电诈宣传工作进行网格划分,在各村、社区等基层一线构筑网格化宣传网,建好易受骗人员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强对易受骗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精准宣传。”
“要着力提升打击效能,始终保持依法严打的高压态势,协调配合、合成作战,强化打击震慑,组织大案要案攻坚行动,坚决斩断犯罪关键链条,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
“要持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安装,并开展相关功能的培训指导,有效发挥软件预警提示作用。”
……
在一个个座谈会、在一处处调研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的“金点子”不断涌现,汇聚成一股齐抓共管、众志成城的合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把调研成果落实到位是最终目的。
6月26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监司工委提交了关于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犯罪手法不断演变,源头治理任重道远。对于反诈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源头治理中的难点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要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规范优化考核标准,压实工作责任,在“反诈”宣传、“两卡”管理、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等方面主动配合,在信息共享、技术咨询、打击犯罪等方面全力协作,不断提升打击治理的整体效能。要针对打击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行业治理责任,着力堵塞监管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要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建立健全信用惩戒制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人员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着力营造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消除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歪风邪气,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土壤。
要充分利用宣传单、横幅、营业网点、网络平台、微信短信、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等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小品等形式,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以提升全民防范识别意识与能力。要针对大中学生、留守妇女、老年人、财务人员、无业人员、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宣传教育。根据侵害主体、诈骗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作宣传资料,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精准宣传,做到各类人群“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不上当”,营造“全民识诈、全民防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全面升级建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建立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提升涉诈信息研判处置和技术攻关,探索涉诈技术难题的解决方式,发挥信息通信行业“全程全网”和技术优势。建立易受骗群体数据库,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精准研判,有效提升公安打击预防能力,坚决守牢“最后一道防线”。
要做精做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伍,不断加强专业人才储备,提高队伍实战技能。在现有公安编制中选调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强、有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实际工作经验和计算机、金融专业经验的人员。?在今后招录和选聘工作人员时,注重选招具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资金分析、研判专业人才。
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也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环境。接下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将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工作责任,把审议意见办好办实,进一步助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吕梁、法治吕梁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