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烟火气需守秩序

□ 薛力娜

在城市夜幕的笼罩下,路边摊如繁星点点,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为城市的夜经济增添了浓厚的烟火气息。“小摊点”牵动着“大民生”,一头连接着个体经济发展,另一头则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我们如何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呢?

路边摊作为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存在意义深远。一方面,它为创业者搭建了低门槛的创业平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满足了人们对便捷、实惠及特色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热闹的路边摊聚集地成为了市民社交与休闲的热门场所,丰富了夜生活,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与吸引力。

然而,路边摊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卫生污染、油烟噪声扰民、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如何管理“路边摊”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要答好这道民生考题,既要有力度、有尺度,更要彰显温度;既要看到“路边摊”的扰民问题,又要看到“路边摊”的便民利民之处;既不能“一刀切”盲目管控,更不能“一甩了之”听之任之。因此,加强管理与引导成为了保障路边摊健康发展、促进夜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在管理层面,相关部门应制定清晰的规章制度,对路边摊的经营时间、地点、范围等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建立严格的卫生标准,督促摊主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加强摊主培训与教育,提升其合法经营意识。

引导工作同样重要。政府可规划专用区域,集中设置路边摊经营点,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提供水电供应、垃圾处理设施等。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统,对路边摊集中区域进行实时交通监控与调度,以缓解交通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与引导不应仅局限于限制与规范,更应注重扶持与推广。对于具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摊点,应给予政策扶持与宣传推广,助其打造品牌、提升品质。

路边摊不仅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展现,更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长效管理,保持“力度”、把握“尺度”、给予“温度”,在维护城市秩序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路边摊的独特优势,为夜经济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烟火气”更具“文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