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档案人闫颖君

青春作序 逐梦“兰台”

□ 文/图 本报记者 梁英杰

审计档案是对审计成果的归纳汇总,是规避审计风险,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市审计局档案室里,上万卷件审计项目档案、行政文书档案、照片影像、实物等资料被完整有序、分门别类地保存着,以备借阅人查询使用,闫颖君的身影穿梭其中,用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为原本单调的审计档案绘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

见到闫颖君的时候,她正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检索目录,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输入关键的查询信息,为前来查档的同事查找所需资料。随后,她快步走向档案室,手指在一排排档案架间快速穿梭,很快就准确地找到了目标档案,轻轻抽出的同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

这是闫颖君日常工作中的场景,作为一名“90后”档案管理员,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了四年。

四年前,闫颖君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作的热情,走进了市审计局的大门,从此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景,她感慨万分:“当时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真的感觉无从下手。但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凭借着这样的信念,闫颖君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档案管理知识,虚心向同事请教,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课程,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等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去年,我局被确定为了全市档案观摩试点单位,恰逢单位刚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档案还没有完全规范整理上架,于是我们以此为契机,把所有的档案整理箱按年份归类,存放到档案办公室,然后分别将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实物档案全部重新整理,并进行了数字化录入。”整理档案是闫颖君的重要任务之一,她需要对每一份审计档案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分类、编号、装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这项工作不仅繁琐枯燥,而且需要高度的耐心和细心。然而,她从未有过丝毫抱怨,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将所有档案全部整理一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整理过程中,闫颖君不仅要将现有档案进行规范整理,还要在整理的过程中对每份档案中发文、原件、附件还有领导的签发卡逐一查漏补缺。她告诉记者:“当时,大部分科室由于审计任务比较重,经常出现科室全员出差的情况,多亏了各科室固定专人完善各自档案并及时交回,我才能按时将所有档案整理上架。”

档案整理工作结束后,市审计局还新建了档案室和查阅室,配齐密集架、恒湿一体机、防磁柜、监控、灭火器等一系列相应设备,并将档案管理、查阅等制度内容制作成展板上墙。闫颖君介绍道:“为了促使我局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我们制定了档案归档操作指南,明确地规定了档案的归档原则、归档的责任划分、整理的规则、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及如何装订、移交等,为业务科室移交整理档案提供了规范化的依据。”

最终,在全市档案观摩活动中,闫颖君精心准备了展示内容。她从审计档案的发展历程、重要作用,到管理方法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讲解,参观人员被她生动的讲解所吸引,对审计档案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市审计专业服务中心主任葛鹏飞表示:“颖君在忙、杂、急、细、难的档案工作中展现出了年轻干部担当奉献的政治素养和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为我局档案工作提档升级作出了贡献。下一步,我局也将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为全市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档案支撑。”

“今年,我认真学习了3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并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了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管理制度。” 四年的档案工作,闫颖君逐渐领悟到,做好档案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更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她坚持关注最新的档案法规和管理知识并及时学习应用,全力推动市审计局档案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今年,市审计局又被定为了市直机关馆室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单位,闫颖君将继续坚守在档案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用更加创新的方式管理和利用审计档案,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她说:“我深信档案工作是一项永无休止的事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敬业精神和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吕梁审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