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多措并举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想全方位打造出蓝天、绿地、碧水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还需凝聚各方力量,同向发力。
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坚决扛劳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各级各部门在经济运行中应倡导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有效防范生态风险。当前,我市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提质增效等重点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市上下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总基调,落实各部门责任,对乱排乱放,乱丢乱扔等行为重拳出击,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曾经部分企业过分追逐利益,以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这不仅会污染环境,影响自然的生态链,最终也会伤及人类自身。企业应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生产力转型升级,真正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另外,企业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形成全员参与的环保氛围。
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身体力行,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行动自觉,涓滴细流才能汇聚成生态文明的江河。从适度适量点菜,践行“光盘行动”,到垃圾分类、自备环保袋,再到全民植树、低碳出行……每个人应从自身做起,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当我市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发展,不断使用新兴技术支撑生态环境建设;当少耗一度电、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吕梁必将渐行渐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全社会应凝心聚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吕梁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