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乡镇基层党校是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前沿阵地,也是打通党员干部培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岚县聚焦乡镇党校建管用,让基层党校成为宣传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东村镇作为试点乡镇,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多样化教学、立体化推动“三措并举”,让乡镇基层党校“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东村镇立足“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委办党校,成立由镇党委书记兼任校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的领导机构,保障乡镇党校正常运转。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的建设原则,将3个市县“五个好”村党组织、2个社区党委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设置25个教学点,构建起协调联动的党员教育阵地体系。并制定出台《校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计划有度、统筹有章、规范有效、学风优良的党校工作机制。
着力打造“多样化”教学,深挖本地教学资源,选聘3名市县党代表、5名党组织书记、2名到村工作大学生、8名致富带头人担任乡镇党校兼职老师,建立了素质过硬、专业扎实的师资库。做好“规定动作”,将组织需求与党员需求紧密结合,制定一套具有本土化的特色课程,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以本地产业实践培训为辅,构建形成了覆盖全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习体系。创新“自选动作”,制定“理论+实践”多种授课方式,由乡镇党委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并邀请相关产业专家授课,推动党员干部理论修养、实践能力“双提升”,以高质量课程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
同时,聚焦重点任务目标,自觉把发挥好党校职能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体化”推动乡镇党校培训教育更生动、更具活力。突出主业主课,坚持在课程上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落实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的教学要求,充分彰显党校是政治学校的特殊属性,不断提升党校培训质量。打通基层堵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送学下乡,将传统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定期邀请优秀讲师到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宣讲,组织镇党校宣讲团到农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白话”为党员“充电蓄能”,今年累计开展宣讲20余场次。强化学习自觉,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课堂+现场”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依托共产党员网、三晋先锋、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课堂,拓展党员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党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下一步,东村镇党委将持续办好用活乡镇党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打造特色亮点,有力推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抓实见效。”东村镇党委副书记兼党校副校长兰玉洁表示。
(尹瑞萍 李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