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引领企业清廉治理、强化内部监督的关键。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国有企业需不断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以创新驱动提升监督效能,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坚实保障。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内涵
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职能。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情况,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提醒、案件查办、纠风治乱等工作,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同时,纪检监察还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根本利益。
2、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重要性。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中坚力量,纪检监察部门不仅肩负着监督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任,还承担着营造廉洁从业氛围、预防腐败滋生的使命。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它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经营管理中的偏差和漏洞,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民主、经营行为合法合规,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新时代纪检监察的新内涵。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更加强化对企业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同时,纪检监察工作也更加注重预防与惩治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提醒,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此外,新时代纪检监察还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督执纪的精准性和效率性,构建智慧监督体系。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1、创新思想观念。国有企业要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中谋划推进,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监督与服务并重,促进企业发展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要强化问题导向,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直面监督执纪中的难点痛点,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以创新思维破解监督难题,提升监督效能。此外,注重科技赋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监督体系,实现监督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让监督更加有力有效。最后,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干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2、创新工作思路。要深化对监督职能的认识,从传统的“查错纠偏”向“预防、监督、服务”并重转变,将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同时,积极探索监督方式方法的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监督平台,实现监督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分析和预警,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此外,要注重风险防控机制的创新,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分析经营管理中的廉洁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3、创新工作方法。要提高工作方法的先进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实现监督数据的集成化、智能化处理。要推行“嵌入式”监督模式,将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建立健全举报奖励、保护举报人等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4、创新队伍建设。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企业应更加注重优化队伍结构,选拔具备法律、财务、审计等多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形成优势互补、专业互补的纪检监察团队。要强化教育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不仅要注重业务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党性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养。
总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明确纪检监察的职责,完善组织机构,以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与多元化监督手段实现对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监督,为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山煤国际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