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政教

新业态下的“党建温情”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兴县正以满腔热忱与创新思维,引领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蓬勃向前。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小哥等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城市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可能。

面对新兴领域的强势崛起,兴县高瞻远瞩,将基层党建的触角伸向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以“党建凝‘新’,共建‘新’功”为引领,构建起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组织体系。通过“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机制,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深度融合、双向互动。

在汇聚“新力量”的征程中,兴县巧妙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位新就业群体成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他们组建志愿服务队,依托“兴县先锋”小程序,创新推出“社区派单、群众点单、小哥接单”服务模式,让爱心与服务在新老居民之间尽情流淌。

为启迪“新思维”,兴县积极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座谈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商发展大计。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服务新业态发展的崭新路径,努力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展现“新担当”方面,兴县更是独具匠心。结合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职业特点,创新性地聘任他们为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日常巡逻和治理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还让新就业群体在服务社区、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之路。

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兴县悉心关怀每一位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划出专区提供桌椅、充电设备、临时休息处、热水饮用等暖心服务物品,让新就业群体在忙碌之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根据户外工作的特点和气候变化,添置雨伞、口罩、针线盒等实用物品,让关爱与细节无处不在。

展望未来,兴县将继续在强党建、优服务、促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贡献“新”力量、展现“新”担当,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