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山东济宁嘉祥县,几场秋雨后,田间湿度大,大豆种植户曹中德心里直打鼓,请来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艺师帅仁堂给大豆“问诊把脉”。“是根腐病,及时防治就不会造成大损失。”听了“帅医生”的良方,老曹安下心来。
“第一年做大豆繁制种,可不能出岔子,要当种子卖的。”曹中德的600亩地里,承担着种业公司华亚农业的繁种任务,“就拿这‘郓豆1号’来说,亩产能达到730多斤。”这个新品种,连续两年刷新山东夏大豆高产纪录。
缺技术,为企业对接科研院所,攻克技术难关;缺资金,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种质资源库等设施……嘉祥县每年新审定10余个大豆新品种,目前拥有大豆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3万余份。
5月份,华亚农业工作人员张宝荣找上曹中德,想用他的600亩地作为种植“郓豆1号”的试验田。“你就说赚钱不?”曹中德问。“繁育大豆收购价比市场商品豆收购价高。你只管做好田间管理,销售包给我们。”张宝荣回答。
收成到底如何?曹中德算起账:有了良种良法,每亩增收100多斤,收购价还高出5角左右,算上原先的产量一亩地多挣200多元,“收入增长12万多元,俺种的是名副其实的‘金豆子’!”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曹中德自信满满,“育出好豆种,才能种好豆,好种子有俺的一份功劳。”
图②:种业公司工作人员查看大豆生长情况。赵威 摄(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