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城市喧嚣,享受田园时光的不二选择。在交城县野则河村,林深幽幽,水流潺潺,风景如画,每到节假日,各地的游客就纷纷来这里休闲观光、野餐露营,这个小山村也逐渐变得“火”了起来。
野则河村位于交城县西社镇政府西6公里,距县城30公里,处于320和219省道交汇处,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优雅的自然环境与醇厚的乡土气息交融于此,绘就了如诗如画的乡村胜景。
近年来,交城县西社镇野则河村依托山水资源,坚持“把游客引进来、把文化带出去”的双向互促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做精做细文旅融合大文章,将山清水秀的野则河村打造成为了“来有所得、身心皆安”的休闲旅游打卡地。
跟随着西社镇野则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建辉,笔者来到了该村乡村旅游“招牌”之一的农耕文化园。张建辉告诉笔者,从2020年起,他们就紧跟乡村振兴战略,着手打造农耕文化园了。农耕文化园依山势、顺河道而建,面积约25亩。走进园区,随处可见的烂漫山花,简洁朴素的乡间小院,别有韵味的农村景致,把农耕文化园装点的如同世外桃源,使人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曾经的乡土记忆又变得鲜活起来。
“特别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感觉时光都慢下来了。”游客任晨霞对此行大加赞赏。游客韩翔也认为,空闲的时候,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来这里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确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不仅如此,农耕文化园还以秀丽山水为底色,融农耕采摘、露营烧烤、民俗体验、文化研学等项目为一体,倾力打造视、听、感俱佳的精品文旅休闲线路,吸引着远近游客慕名寻访、纷至沓来。“和家人朋友在这儿吃上一顿烧烤,体验一下山水田园风光,感觉特别的闲暇自在,心情也特别舒畅。”游客连一笑难得来一次这里,直呼不虚此行。
游在山水间,住在风景里。在可观、可尝的基础上,野则河村着眼发展民宿,从设计之初,就强调尽量保留传统民居的原有特色,在景观打造、内部装饰上融入更多的乡村文化元素,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地道美味,在优越自然环境的映衬下,感受乡村生活的出繁入静、惬意悠然。今年以来,该村通过盘活闲置民居资源,在环境、功能、服务上下功夫,建设具有野则河特色的乡村民宿。据民宿项目负责人卫和介绍,民宿改造工程规划设计3套,目前,已经改造完成1套,内部设施已基本完善。
烧烤营地上,袅袅的人间烟火气升腾而起,为整个乡村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一间间乡土味十足的民宿,更是承载着野则河村独特的乡村文化,给往来游客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故乡记忆。
为了让村里的老百姓也吃上旅游带来的红利,真正使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在农耕文化园的日常管理中,他们还设置了清洁工、安全员等岗位,雇用村民在这里工作,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在农耕文化园里干活的村民张二英说,她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工作也不忙,离家也近,觉得挺好的。野则河村村委委员张俊维告诉笔者:“目前,共带动了10户贫困户11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野则河村锚定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以农耕文化园和民宿一条街为发展“坐标轴”,深入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加快建设“游客驿站”“游客集散中心”“绿荫停车场”等文旅服务配套设施,同步完善全村水电路网基础设施、试点垃圾分类、墙面修缮等工程,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来有所得、身心皆安”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池春水”。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村庄自然山水优势,以农耕文化园和民宿一条街为发展要点,以河道景观为背景,延伸打造森林栈道、林间写生、露营烧烤、农业采摘等一系列观光娱乐项目,将野则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宜居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西社镇野则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建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