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这句来自《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插曲中的歌词,已经成为吕梁精神在汾阳市贾家庄奋斗历程中的生动写照。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凭着这股精神,贾家庄人打赢了“治水改碱”硬仗,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更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开启了“党建引领、产业增效、生态提质、治理深化、普惠民生”的乡村振兴新征程。
在贾家庄村史展览馆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生态旅游村镇”等各种荣誉。村里的讲解员自豪地说:“一个村庄能拿到的全国性荣誉,我们贾家庄都拿过。”
70多年来,贾家庄依靠集体的力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盐碱滩成为全国闻名的“幸福村”,并孕育了具有光荣传统、富有时代特色的贾家庄文化。
在村里开着一个小超市的张兴东,谈起村子的变化如数家珍:“为村民建起幸福苑小区10幢五层居民住宅楼,改扩建了中心小学、幼儿园,建起了益智图书苑、卫生院,集中供暖和天然气也入村入户……这日子比大城市都滋润!”
村民郭俊烈,在贾街开了一家地方小吃“拿糕”店,从村集体企业工人到旅游区服务人员,他见证了贾家庄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感受着旅游业不断增加的热度,也感慨着精神的伟力:“这是时代的脚步,是我们用勤劳和智慧共同谱写的美好生活的赞歌。”
郭俊烈和贾家庄的故事,只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奋斗故事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故事,是吕梁儿女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的篇章,是新时代诠释吕梁精神的生动故事。
在脱贫攻坚期间,吕梁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打响打亮生态扶贫、光伏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三大攻坚品牌”,走出了一条“吕梁路径”,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让生态吕梁跃然世人面前。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吕梁儿女将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用智慧点亮创新的灯塔,用双手编织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