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棚膜,菜农首先要选购一款适宜的棚膜来满足不同棚型、不同蔬菜的生长所需。市场上常见棚膜因原料不同,所以特点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下:
聚乙烯(PE)棚膜 手感比较软,透光性好,但是耐候性及保温性相对差一些,实际生产中需加入耐老化剂、无滴剂等助剂,改善棚膜性能。一般情况下透明度越高越好,拉力越强越好,在使用过程中才不易出现开裂现象。其缺点是耐候性差,保温性差,不易粘接。PE膜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PE耐老化(单防)、PE耐老化流滴(双防)、PE耐老化流滴消雾(三防)等不同的产品类型,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和流滴消雾性,PE膜的寿命一般在1-2年,有的可达到3年,大部分生产厂家能做到保证1年的使用寿命。菜农可根据不同的需求综合考虑选择。
灌浆膜 该类型的棚膜是在原有聚乙烯棚膜的基础之上,进行再次加工,通过涂覆的方法对棚膜内表面进行处理,这样经过处理的棚膜,流滴消雾剂紧紧附着在棚膜内壁,在棚膜内表面形成一层助剂层。棚内湿气一接触棚膜内壁,就会形成一层水膜,然后由于其自身重力顺势沿着棚的坡度流下,从而达到消雾和流滴的功效。其特点是功能性助剂独立存在于棚膜之外,这样消雾和流滴功能的时间就完全取决于涂覆过程的控制情况和涂覆助剂的质量以及棚膜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可以达到一年以上。缺点是消雾流滴剂是附着在棚膜表面的,这样其附着力就没有那么强。外力很容易造成对涂层的破坏,这样就容易造成被破坏的地方出现滴水,同时注意,喜高温高湿的蔬菜不宜使用灌浆膜。
聚氯乙烯(PVC)棚膜 该类棚膜透光性、保温性、耐候性都比较好,新膜全光透过率达85%以上,拉伸强度大,抗风力强。但此类膜比重相对大,同样面积的大棚,其使用量比聚乙烯增加1/3,造成成本增加;其次是低温下变硬、脆化,高温下易软化、松弛;助剂析出后,膜面吸尘,透光性变差,而且残膜对土壤污染大,不能燃烧处理,因有氯气产生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使用量逐渐减少。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棚膜 EVA膜韧性好、抗冲击、具有优良的保温性、防尘性和超强的耐老化性(18个月以上),同时透光性也不错,透光率在92%以上。虽然具备流滴消雾的性能,但时间只有46个月,超出这个时间其流滴消雾功能逐渐消失,所以一般一年一换。EVA膜透明度越高越好,在流滴消雾有效时间内不出现滴水起雾现象。
PO膜PO膜是采用聚烯烃生产而成的高档功能性聚烯烃棚膜,透光性、持续消雾、流滴性、保温性等都很不错,特别是透光率,一般在95%以上,使其保温能力大大增强。此外,PO膜一般都是四层共挤,消雾流滴剂就在第三层内,第四层挤压在上面后又用激光打成麻面,在棚膜张挂后,其麻面就开始吸附空气中湿度,再通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消雾流滴技术,可让消雾流滴功能随膜的寿命同时终结,大大提高了棚膜的消雾流滴性。
转光膜 转光膜是在生产普通棚膜的原材料中,添加转光功能性母料后制成的棚膜。当阳光透过转光膜时,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灼伤植物组织)、绿光(会被植物反射而损失)等,被膜中的转光母料吸收转换,释放出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蓝紫光和橙红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这样,在转光膜的作用下,蔬菜难以吸收利用的其他波长光照减少,光合作用需要的橙红光和蓝紫光比例增加,在同样的光照强度下,可以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改变植株的生长习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大量田间数据表明,农作物每亩可增加产量20%-30%,亩增效益30%-50%。据《山西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