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使国企飞速发展,如何解决强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职能,为国有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监督保障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必要环节。新形势、新环境下,国有企业纪检机关必须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更好地在企业管理中承担监督、执纪、问责责任,真正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保驾护航。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价值分析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的中坚力量,不仅肩负着监督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任,更承担着营造廉洁从业氛围、预防腐败滋生的使命。建立健全纪检监察体系,国有企业能够有效监督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同时,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提醒、案件查办等工作,能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可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如何优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
1、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重视纪检监察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组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政治业务精通,具有优良作风的纪检监察队伍。一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政治使命和法律法规精神,做到懂法、守法执纪。二要全面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案例探讨等活动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调查取证能力、案件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三要注重队伍纪律作风的建设,纪检监察人员应以身作则,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做人民的表率和引导者,全面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信任的纪检队伍。
2、从“严”管理,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作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应坚持“从严”管理理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法规,通过效能监察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失误,督促各部门依法认真履行自身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效能监察方案,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贯彻实施,从而帮助国有企业发展环境的风清气正。
3、找准着力点,转变工作方式。在执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智能优化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工作重心,突出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善于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深入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风险,加强监督,对存在问题及时提醒处理,加强与外部监督力量的配合与协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处理工作方式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监督水平
4、健全完善人才梯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梯度是保障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一要不断优化人才选拔制度,重点培养企业人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作风纪律,保证纪检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纪检监察水平。二要重视人才培养,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培训,采取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要积极构建人才梯队的建设,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内部组织架构,提升队伍的稳定性。
5、健全完善监察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纪检监察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明确纪检监察机构各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包括廉政风险预防控制、信访举报处理等工作机制,夯实纪检监察工作基础。三要全面实施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强力控制工作执行力度,确保制度体系能够落到实处。四要确保制度体系建设的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企业的发展实况和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和优化监督制度,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6、贯彻从“实”落脚的作风,突出抓好工作实效。在实施监督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方式,贯彻从“实”落脚的作风,结合实际积极营造真实、融洽、轻松不作假的工作氛围。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要重点突出党政工作团齐抓共管,分工明确。同时应积极走进基层,了解民声,定期开展工作座谈会、基层走访或者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需求以及积极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作者单位:华晋焦煤盛平煤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