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在我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10月11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八次全会聚焦吕梁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对标对表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审议出台了《关于强化市12345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从派单、办理、督办、通报、问责等方面提出7条具体举措,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形成了“改革任务有哪些、由谁来落实”的工作闭环,真正将“12345热线”这条群众与党的“连心桥”搭建得更好、更暖心,真正做到听民声、收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聚民心。

便民热线是群众冷暖的“感知器”、政府工作的“晴雨表”,群众诉求办理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宗旨观念、检验的是为民服务的效能。大家纷纷表示,要严格落实《规定》具体要求,从制度机制上切入,压实各方责任,提升办理质效,及时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日常诉求,从而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美丽幸福吕梁。

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杨宝文表示,全会审议通过了《规定》,这一举措是我省首例,对全省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将严格落实《规定》具体要求,通过精准派单打基础、首办责任促效能、会商机制强职能、提级督办解疑难、执纪问责形高压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保障企业和群众合理诉求“接诉即办”“一办到底”。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发挥好协调、督促职能。

“全会通过的《规定》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工作的高度重视。《规定》围绕企业群众反映诉求的每一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直击诉求办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为承办部门松绑减负和办理质效提供了制度保障。《规定》的出台既是对我市12345热线工作的促进,也是对我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鞭策。”12345政务服务热线负责人杨慧平说,“我们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开展常态化专业培训,提高派单精准度;二是优化处办流程,压缩诉求办理时间,按照规定时限要求,落实好办理环节时效;三是加快突出问题反馈,解决难点堵点诉求,通过建立提级督办、问题报送等机制,加快对办理过程中发现的久拖不决、敷衍应付、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的报送频次,推动问题的及时化解,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企业群众,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吕梁市住建局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袁锋表示,《规定》的出台厘清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可以有效提升各部门办事效率。以市住建局为例,将违建临建、庭院供水暖管道、房产登记、拆迁纠纷等不在住建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明确了对应职能部门,减少了工单流转、退回等问题,既缩短了办理时间,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市住建局将继续坚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工作原则,一方面持续深化“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具体办理、办公室专人督促”的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意见诉求按时回复办理;另一方面狠抓老旧小区改造、保交房、物业管理、城镇燃气、保障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落实见效,减少群众投诉量,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规定》出台后,让我们的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对实际工作开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指导,即使碰到问题也有明确的协调解决机制,对上承接及对下协调也更加顺畅了。”汾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鹏阳说,“我们将立足实际并积极与市级沟通,在《规定》指导下进一步细化拆解过去热线诉求承办工作中积累的存量疑难问题,对上落实好首办责任制及办理时限要求,涉及我市处办职责细化拆分的主动提请会商议定,对下发挥好协调督促职能,高度重视上级督办及通报意见并做好指标解读和拆解,配合督促各承办单位提升处办质量及效能,扎实提升我市热线服务水平,做到‘事要解决、事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