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原则
针对冬小麦施肥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后期氮肥偏多、贪青晚熟,遇干热风易减产,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合理调控氮、磷、钾肥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
2.氮肥分次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品质要求确定基肥追施比例。强中筋小麦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孕穗到开花前追施,减少花后追肥。
3.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促进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重视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施用。
5.对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采取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和深耕等措施进行改良。
6.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二、施肥建议
1.施肥方案
采用20-15-10(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或相近配方。
(1)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4-18公斤/亩。
(4)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0-6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8-20公斤/亩。
2.其他要求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
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对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
采用水肥一体化,可在关键生长期分次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原则。若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可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
遇特殊天气导致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或冬季降雪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6-10公斤/亩、磷酸二铵5-10公斤/亩。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