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娟娟
随着高铁疾驰归京,我市导演郭旭锋将平遥电影节的荣耀与热闹留在了身后。窗外的景致如诗如画,金黄田野、起伏山峦、流淌河流,还有点缀其间的村落与城市,如电影胶片般一一掠过,流转间仿佛诉说着他的人生故事。
80后的郭旭锋出生于临县的一个美丽山村,封闭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外面世界格外向往。他深知,唯有通过努力,才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北漂生活,凭借吕梁人的勤奋与踏实,在影视圈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古典音乐家故事专题,到央视体育节目,再到中央电视台导演,一路积累了丰富的影视制作经验。
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任导演期间,郭旭锋带领团队拍摄过14个国家和地区,40多家跨国公司和组织的管理实践以及商业领袖人物,其中包括美国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巴西塞氏集团里卡多·塞姆勒,印度达巴瓦拉组织等。他以敏锐的视角和细腻的镜头,展现了这些商业传奇背后的故事与智慧。然而,郭旭锋并未止步于此,他怀揣着对艺术的更高追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如是纪录,开始了独立的纪录片创作之旅。
在这条道路上,郭旭锋探索多元题材,深入不同领域,用镜头捕捉真实的故事,成为纪录片领域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以主创身份执导浙江卫视大型乡村振兴纪录片《美美乡村》,荣获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独立出品严肃商业题材纪录片《大品牌的幕后英雄》,被中国广告博物馆收藏,成为时代的见证。
“在拍摄纪录片这条道路上,我完成了自我塑造,拓宽了艺术视野,也学会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犹如黄河之源,虽只是一个小水池,却一路向东,终汇聚成滔滔大河。”郭旭锋说。
前不久落幕的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郭旭锋的纪录片《隐者山河》首映,成功入围“从山西出发”单元。这部作品,以散文诗式的镜头语言,透过作曲家陈其钢孤独的艺术之旅,呈现出这位音乐人独立大胆的人格。
《隐者山河》的创作,似一场漫长的艺术苦旅。影片历时七载春秋,他的足迹遍布中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用匠心独运的技艺还原了陈其纲最真实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而剪辑的过程,更是一场艰苦的战役。推翻了十多稿,历时两年,在这个过程中,郭旭锋曾迷茫焦虑,但每当投入剪辑工作,便如入宁静之境,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都被隔绝在外。
这一路,他如执着的朝圣者,怀揣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在艰苦中前行,只为诚实记录陈其钢在音乐创作、人生态度乃至心灵层面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份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无疑为《隐者山河》注入了厚重而真实的生命力。
《隐者山河》之于郭旭锋,不仅是作品、是心血,更是他以充满诚意的“匠心”塑造的优秀影片,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不负时光、缓慢如修行的纯粹守望,而这也正是其让人们震撼、感悟、敬畏或者被激励的源泉所在。
在平遥电影节期间,一位导演同行称赞《隐者山河》为“伟大之作”,仿佛是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情吟唱,它的价值远超过那些奖项的认可。另一位电影导演说,在浮夸喧嚣的商业电影中,这部安安静静、诗意质朴的纪录片显得格外珍贵。一位山西籍女大学生被这部纪录片深深打动,多次泪流满面,直言其给自己前所未有的体验,并为山西导演能制作出如此杰出作品而自豪。
在凡事追求短时高效的当今社会,郭旭锋的匠人精神更显弥足珍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艺术家风范:既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思想和文化,更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多彩与深邃。
除了纪录片创作,郭旭锋还积极投身公益和文化传播事业。他创办的文化视频平台——飞观APP,以“开启心智滋养心灵”为使命,已成为200万高知人群的精神家园,分享着文化、艺术、科技、商业等领域的故事和思想。
郭旭锋表示:“我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力量,力所能及地给更多的人以正面影响。”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镜头记录更多美好的故事,为大家带来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继续为中国的纪录片事业和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