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的韵在于黄河,神在于那一声早已消逝的号子声。
站在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的土地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些故事久远但有陈韵,古老但不失新韵。遥想黄河岸边船工们赤脚裸背高声喊号子的样子,这里曾经的商贸繁荣的景象也历历在目。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汇聚,带来的不仅仅是各地的奇珍异宝,更有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发展。
岁月流转,那些曾经的热闹与喧嚣早已沉寂。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再一次用心用情去聆听、感受它往日的辉煌。
与其说是在历史的变迁中改变了原先的模样,不如说是在时代发展中的脱胎换骨。就因为她紧紧依偎着黄河,就因为她和所有依靠黄河的村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渡口,她身上多了被人记住的魄力和胆识。渡口本就是口岸,民用、商用,甚至军用,也正因为这样,柳林县和陕西的榆林县盛产的红枣有了出路,这一片的枣农们也就有了生活的活路。
号子声一起,黄河岸边的人们最幸福、最神气。
神气是因为好日子来了,从黄河上过来的船大多要在这里卸货,卸货之后,靠马帮(过去运输靠马帮)将晋商好多的东西从那里运送到三交村,然后运到陕西。山西好多晋商的货物就是通过三交村的码头交给马帮,再由马帮运到山西祁县、平遥,再由平遥、祁县分类送到苏联、内蒙,在那里光骡马大店就多达300多家。
你说三交的人能不神气?
值得三交村、三交人神气的地方不只是这些。这个村落就像一本尘封的古籍,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解读。它让我们明白,时光虽逝,但那些古老的记忆和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激励着这一代的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再等那一声号子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