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子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头连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奋斗目标,始终秉持“教育就是服务”工作理念,担当作为、务实苦干、倾情付出,从构建“五大机制”入手,以实施“三借”策略破冰,成功激活吕梁教育“一池春水”,推动吕梁教育步入了更有质量、更具内涵、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美丽幸福吕梁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孙大军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改革目标明确,改革举措精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和改革实效,特别是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决心。市教育局作为全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深刻领会丰富内涵,把握改革要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确保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地见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雪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雪宏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是必须要千方百计办好的德政工程。三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头制定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关于教师招聘流动退养的实施办法》《吕梁市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构建起吕梁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持续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供给,撤并农村薄弱学校324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516所,连续4年新建6所市直学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不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圆满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任务,认真开展“党建示范校”“示范党支部”“党员示范岗”“清廉学校”创建活动,全面理顺规范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成立全市首个市直单位系统妇联,圆满完成吕梁市教育工会联合会和局机关工会换届任务,推进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深化全面育人“吕梁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吕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创造性地推行校长“管理课”和教师“思政课”,提升校长教师职业素养。成立“吕梁教育之声合唱团乐团”,创新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唱响青春主旋律”主题活动,美育教育走出“吕梁模式”。实施心理健康“七项措施”,全面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出台教师全员家访制度,家校协同育人开创新局面。精准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课堂革命”三项内涵式发展工程。先后实施名师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全员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统筹抓好各类线上培训,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高质量实施市县两级大教研提升行动,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全力以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方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设立地方增量绩效,增加教师福利,加大教育引才力度。旗帜鲜明提出“教育就是服务”工作理念,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全力为基层师生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全面落地,吕梁教育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突破,稳步提升,全面开花,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前进动力和奋斗目标,持续聚焦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新向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增优质教育资源,用教育人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赵雪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