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市政协机关

“党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通讯员 崔砾尹 刘小军) 2024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的关键之年。吕梁市政协机关坚持“四下基层”,学用“千万工程”,以“党建+”精准发力,与机关帮扶村临县高家山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心心相融”党建联建活动,将巩固衔接要求贯穿“七项帮扶行动”,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送政策下基层。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到村里,作为做好帮扶工作、激发内生动力的源头活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先后4次前往高家山村,与干部群众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次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党中央《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推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坚持党建引领,抓联学促共建。把开展“心心相融”党建联建作为党建引领的重要抓手。机关党总支、各支部将“三会一课”制度融入帮扶工作,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在群众中间。与高家山村党支部联合开展4次“心心相融党建联建 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督促指导党纪学习教育4次,组织引导讲党课5次。通过联学共学,学政策、找方法、寻路子、强动力,营造以心心相融广泛凝心聚力、以党建联建推进和美乡村的良好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深调研促提升。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到田间。机关党组班子成员先后6次到村里开展针对性调研活动,引导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调研340多人次。持续在调查研究中了解情况、完善思路,联系群众、凝聚合力,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形成的《关于高家山村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研》被《山区经济》刊用,解决了村里养牛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帮扶在身边、变化在眼前。

坚持党建引领,与群众真协商。把政协组织“有事来商量”履职工作融入党建引领整体工作之中。以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 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为牵引,联合林家坪镇政协联络组,组织机关相关委室与高家山村干部群众开展安全生产“有事来商量”基层协商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指导做好生产生活、道路交通、人畜出行、房屋居住等安全隐患排查防范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抓项目促增收。把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积极支持村里建成370kw光伏电站的光伏产业,成为开展修桥补路、慰问群众等小型公益事业的重要来源。建成占地15亩的肉牛养殖场,可圈养肉牛160头,目前存栏肉牛145头,并以承包方式经营运行,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多元,增强了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的组织功能。村党支部书记高兴文说:“如果没有这些产业,村里的很多事情就难以办成。”

坚持党建引领,办实事解民忧。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组织吕梁市人民医院医疗团队进村义诊、送医上门,帮助260余人次在家门口了解健康知识、治疗普通疾病。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以政协组织开展的“金秋助学”工程为契机,资助高家山村5名困难家庭大学生2.5万元。开展消费帮扶助力增收活动,组织“扛责任主动消费帮扶,献爱心助力群众增收”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企村结对消费帮扶”,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和山西汇丰兴业焦煤集团帮助销售2.1万元农特产品5600多斤,助力群众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坚持党建引领,献爱心送关怀。以开展献爱心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引导驻村干部群众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今年以来,机关在春节慰问群众白面800余袋、被褥等105 套,工作队在端午节、中秋节给70岁以上老人送粽子、送月饼。同时,联合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慰问8户群众、1户困难家庭22种物资,慰问28名适龄儿童每人1箱奶粉,联合吕梁市鑫祥龙救援队慰问7户8名特困供养人员米面油等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