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焦点关注

科技小院的新计划

□ 人民日报记者 刘以晴

“传播农技,要先走下讲台,站在村民角度考虑问题。”

——2024年10月20日本报第三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劲头足足的(秋收进行时)》

五六碟米饭刚焖好,软糯莹白,散着饭香。“这是我们的大米样品。”冬日里,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前郭水稻科技小院指导专家凌凤楼和学生们在学校实验室里忙得火热。

将米饭放进食味计检测,数值越高,品质越好。通过分析样品,师生们可以更了解适合当地的水稻品种、施肥方式、采收时间。12月底,他们将带着最新成果回到位于吉林松原的科技小院,更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今年,前郭科技小院带动超千户农民,实现水稻每公顷增产约100公斤。“明年我们还要帮农户分析市场,让优质大米卖得更好。”凌凤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