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寻找年味

□梁英杰

转眼间,又一年春节即将到来,却总能听到有人感叹:“如今的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年味是灯笼对联衬托起来的风景,是烟花爆竹释放出来的快乐,是礼物红包纷至沓来的满足。那时,每到年根,人们便盼望着过年,洗衣物、大扫除、贴春联……家家户户在忙碌中迎接年的到来。待年正式到来,一家老小穿上新衣,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随时随地能听到的爆竹声,四处可见提着礼物拜年的人,这便是记忆中的年味。

如今,年与年依旧在紧凑地交接过度,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过去拜年是登门入户磕头作揖,如今手机发送新春祝福“指尖拜年”更受欢迎;过去领压岁钱是晚辈的专享福利,如今一家老小抢网络红包其乐融融;过去年夜饭是忙前忙后的一场硬仗,现在随时随地餐厅定制省心又省事……事实上,仪式上的变化并没有淡化年味,反而为年味注入了更多“新味”,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使得彼此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也让年味浓郁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岁月轮回,年味的具体面貌也许不停地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思念、愿望和信仰的积聚,是关于团圆、关于幸福、关于新年的期盼。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来说,春节依旧意味着辞旧迎新、幸福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真挚祈愿。如此说来,年味其实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