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离石区专项打击“入学诈骗”犯罪有成果

挽回经济损失346.5万余元,受教育人数达到万余人,此类案件数量大幅降低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春节前夕,记者从离石区委政法委了解到,2022年到2023年,该区检察机关对“入学诈骗”的20余名被告人提起公诉,离石区人民法院全部判决有罪,通过刑事打击,形成了有效震慑。办案中,该区政法部门注重追赃挽损,共帮助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46.5万余元,10000余名群众接受宣传教育。2024年。该区积极开展打击“入学诈骗”专项行动,共受理“入学诈骗”类案件3件,与前两年相比,此类案件数量大幅降低。这一成果得益于全区政法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以及广泛的宣传教育。

教育领域的问题历来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相对短缺又配置不太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竞争愈加激烈,每逢开学季,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打着“有关系”“有熟人”“有能力”的幌子,谎称能够帮忙解决入学、转学问题,而一旦钱款到账,又会相继出现各种“不可抗”因素,导致入学失败或者需要更多的打点费用推进,最终让心存侥幸的家长吃了“钱花了,事没办成”的哑巴亏。离石区作为市府所在地,此类因上学被骗的案件呈现频发、多发态势,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损害了公众对教育的信任和期待。

离石区“入学诈骗”专项行动办案人员在认真梳理分析案件后,从犯罪分子惯用的作案手段及案件典型性和代表性角度出发,梳理出犯罪分子常用的四种作案手段。一是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利用职务便利行骗。二是一些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领导司机行骗。三是虚构身份,一人分饰多角色诈骗。四是通过不靠谱的“关系链”诈骗。

针对种种犯罪特点和手法,离石区委政法委第一时间组织公安、教育、网络信息等部门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对“入学诈骗”类案件的受案情况、办案流程、处理结果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针对案件存在线索受理渠道单一,沟通不畅,受案单位分散,处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既不利于形成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也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打击犯罪标准,离石区网信办、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分局网安大队加强了对此类信息的研判分析,各部门将发现的线索统一移送离石分局刑警队,由公安部门负责该类案件的侦办工作,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同时,各部门就案件受理、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为构建打击入学诈骗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统计梳理分析“入学诈骗”类案件的基础上,该区检察机关深入群众及城区各大重点学校,离石区教育体育局走访调研,通过与相关人员座谈,全面了解全区招生现状、政策,分析“入学诈骗”案件的产生现状、成因及危害,并形成了《揭下入学诈骗的面具》专项调研报告,详细剖析了入学诈骗的手法、受害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从专题汇报汇报“入学诈骗”类案件及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到市区检察部门发出针对性的《检察建议书》,从编写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教育到在开学季开展防诈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再到会签协作配合意见,完善长效机制,一个个典型案例,一张张案例宣传单,一份份《协作配合意见》,切实遏制住了全区“入学诈骗”犯罪的发生,但从根本分析重要的是助推了离石区教育部门主动出击优化招生入学制度机制,堵塞了招生管理上的一些漏洞,使得招生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

新春之际,从离石区委政法委传来喜报:在追赃挽损中,帮助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46.5万余元,10000余名群众受到教育。2024年。受理“入学诈骗”类案件3件,与前两年相比,此类案件数量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