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广泛凝心聚力

——市政协2024年履职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高茜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市政协深化创新理论武装,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6次、67篇。举办、参加各类专题讲座、学习培训18期,培训委员320人次;

这一年,市政协聚焦中心大局履职,组织重要协商活动34次、开展专题调研13次,累计提出160条意见建议,助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265件;

这一年,市政协发挥统战组织功能,加强团结引领,深化合作共事,拓展联络联谊,完善同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调研、联合协商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

这一年,市政协强化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强活力,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推进专委会建设,突出委员主体,强化服务保障,着力夯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基础。

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通过一次次基层调研建言资政、一次次视察考察服务大局、一次次广泛协商助力发展,谋良策、聚共识、强合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准方向重落实

政协事业要发展,党的领导是根本。市政协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自觉在市委领导下谋划和推进工作,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始终坚守党的领导最高政治原则。市委常委会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政协全会、协商计划等重大事项7次,市委孙大军书记多次出席政协会议、参加座谈交流、倾听委员声音,多次对政协工作作批示、提要求,市委孙大军书记多次出席政协会议、参加委员座谈、回应委员关切,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熊义志调研指导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有力指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全部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向市委请示报告28次,确保政协工作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政治引领作用。出台党组2024年工作要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要点、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年度协商与监督计划、重点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召开党组和主席会议27次、政协常委会议5次、政协全体会议1次,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的行动自觉和履职实效。健全工作情况通报制度,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通报经济社会情况3次,帮助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

坚定扛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召开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清廉政协机关建设工作要点,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听取落实情况,不断提升政协党建工作质效。坚持把抓好市委巡察整改作为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对落实巡察要求亲自督促、有力指导,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有效履职,推动以巡促治促建。探索形成“党建+政协履职”具体做法,《人民政协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 坚定信念强根基

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市政协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研讨交流14人次,引领机关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45次、研讨交流43人次。主席班子成员牵头的7个学习座谈小组开展活动29次、委员参加240人次,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夯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召开后,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全市学习贯彻座谈会,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举行政协常委学习会和机关干部“学讲话抓落实、守纪律讲规矩”座谈会议,播出《政协同心圆》专访3期,组织参加省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活动及书画展,我市10件书画作品入选、2件永久收藏,2篇宣传稿件入选《山西政协报》“我和人民政协”征文,持续兴起学思想、促履职、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解读培训、检视整改各项工作,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5次、研讨交流14人次,主席班子成员参加市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专题学习5次、研讨交流14人次,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加强对党纪学习教育的领导,指导机关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18次、研讨交流39人次、讲纪律党课5次,常态开展警示教育,广泛深入谈心谈话,不断增强政协组织和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 协商议政图发展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协商民主就开展到哪里、各方力量就凝聚到哪里,是市政协贯穿履职的重要原则。围绕市委确定的年度协商监督议题和重点推进的20件大事要事,协同相关部门,引领政协委员,组织协商活动34次、开展专题调研13次,报送省政协集体建议案2件,报送市委、市政府的11件协商成果160条意见建议受到批示肯定,为服务中心大局凝聚了智慧力量、体现了政协价值。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985”重点产业链推进机制,形成以科技创新赋能“985”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围绕理顺碛口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开展专题调研,向省政协联名提出《关于把碛口景区纳入“管委会+景区公司”改革试点的建议》。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开展专题协商,提出加快天然气项目建设的针对性意见建议。聚焦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国保文物保护利用,统筹运用常委会议协商、专题协商等方式,形成3件专题调研报告,以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组织开展四届市政协履职以来首次范围较广、系统联动协商活动,举办全省沿汾六市政协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吕梁会议, 260名省市政协委员和部门同志聚焦“打好汾河碧水保卫战,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主题和倡议,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运用考察调研、协商研讨、提出提案履职方式,开展区域联动协商,推动流域共治共享,《关于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全力守护汾河碧水的建议》《关于打造汾河文旅经济带的建议》2件集体建议案转化为省政协全会联名提案,《人民政协网》专题报道汾河吕梁段“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的治理成效。围绕优化水资源配置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形成集体建议案,协商成果在《山西政协报》作了专题报道。围绕提速推进中部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开展协商式监督调研,以监督之力助推工程项目建设。围绕省政协联动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履职要求,出台行动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开展视察调研,着力营造践行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服务保障民生改善方面,认真落实市委对市政协包联督导方山、中阳、石楼三个重点帮扶县巩固衔接工作批示要求,召开4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持续推动巩固衔接工作落地落实。常态深入乡村振兴联系点走访调研,开展政策宣讲、产业帮扶等活动37次,指导孝义市临水村成立乡村振兴委员会、编制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围绕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协商议题,组织委员深入相关县市15家养老机构开展对口协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在省政协常委会上交流我市发展情况。围绕加强青少年体育开展界别协商,助力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贯彻落实情况监督调研,召开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协商座谈会,推荐3名政协委员担任检察院听证员,积极助力法治吕梁建设。统筹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与“有事来商量”活动,主席班子成员深入社区和基层政协联络组与政协委员和社区群众座谈,组织委员开展“科技政策进园区”协商以及医疗义诊、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支助65名困难家庭大学生“金秋助学”32.5万元。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倾情画好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发挥政协统战功能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健全联动履职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在政协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积极发挥作用。建成“请您来提案”协商议事平台,完善提案工作网上提交、线上审查工作机制,开展“有事来商量”、收集提案线索等活动,全年征集提案560件、审查立案475件,全部办理答复,满意率99.4%,其中各民主党派提交集体提案106件。《山西政协报》头版报道我市“四审立案”提案工作做法。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建立特邀信息调研员制度,全年编报社情民意487篇,为有关部门提供了有益参考。

强化文史育人功能。编撰形成《一眼千年:地上文物看山西(吕梁卷)》,全卷包括20余万字、1790多幅图、39个短视频,展示了我市39个国保单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编辑出版《中共吕梁地方早期党组织 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红军东征纪实(上下册)》,持续在挖掘红色资源中赓续红色基因、在培根铸魂中弘扬吕梁精神。

深化政协宣传工作。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召开市县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编印《吕梁政协》4期,播放《政协同心圆》52期、累计126期,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1904件,人民政协报、山西政协报等全国全省政协系统“一网两报”报道吕梁政协履职50次,展示委员履职实效,讲述吕梁政协故事,宣传吕梁发展成效,思想引领和舆论宣传强劲有力,机关获评2024年优秀“年度新闻工作合作单位”。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履职能力再提升

强基固本才能行稳致远。市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和干部队伍。

加强专委会建设。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分管、秘书长班子成员联系专委会工作机制,召开专委会工作座谈会、年度述职报告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强化专委会“专”的优势、“商”的特色。出台《政协吕梁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着力提升履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能力水平。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召开省市县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座谈会,围绕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审议讨论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完善生育政策体系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改革文件,深入协商研讨、深度互动交流,以协商建言方式积极服务支持改革。突出代表性,强化专业性,补选市政协委员16名,优化委员队伍结构。举办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四川大学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坚持部分委员列席政协常委会制度,开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常委会专题培训5次,协助承办全省政协系统农村委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和民宗委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组织吕梁政协学堂8期,线上参加省政协学堂、委员讲坛7期,全年累计组织320人次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委员能力水平。

强化系统联动履职。坚持各县政协主席、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市政协常委会议制度,召开市县政协秘书长工作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工作交流座谈会,建立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等重点工作联动履职机制,市级各党派团体参与调研协商132人次,全国政协和其他省市政协吕梁考察调研126批1438人次,持续通过政协联系宣传吕梁、履职联动凝聚共识,在对外联谊中扩大“汾酒故乡·英雄吕梁”的美誉度。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推动发展。市政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紧扣全市中心任务谋划推进政协工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力量,团结带领政协组织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