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在基层治理中推行“窗帘行动”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创新举措聚焦社区内独居老人,以窗帘状态为信号,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借此判断老人状况并提供及时帮助。这一行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深刻意义,为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从社会工作视角看,“窗帘行动”是需求导向的精准服务。独居老人作为特殊群体,面临身体机能衰退、社交孤立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窗帘行动”通过对老人生活细节观察,将服务精准对接老人最迫切的安全与关怀需求,体现了社会工作“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我们也应该看到,志愿者或者说社工在“窗帘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他们需要牺牲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主动承担起关爱老人的责任,他们的付出不求回报,只为给社区老人带来安心。这种无私奉献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促进邻里互助,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志愿者与老人建立信任关系,定期交流陪伴,成为老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缓解老人孤独感,提升其生活质量。
“窗帘行动”为社区治理提供借鉴。它整合社区内人力、物力资源,将居民、志愿者、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凝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这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为其他社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任何事情都有相对立的一面。实践中,“窗帘行动”要持续完善,怎么样更好地与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响应与专业支持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社会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窗帘行动”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的成功范例,让我们看到了微小行动中蕴含着巨大能量。期待推开窗帘看到更多光,期待更多类似的做法涌现,共同编织社会关爱网络,让基层治理更加和谐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