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吕梁市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水支撑、水保障。
一、深学笃行总书记治水思路,扛牢新时代治水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水思路,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治水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吕梁市水利系统始终将其作为根本遵循,聚焦“四水四定”要求,全面推进治水兴水节水实践。
一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刚性约束。深化国家节水行动,2024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29立方米,较2020年累计下降1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65,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二是坚持空间均衡,优化资源配置。以县域配套水网建设为抓手,完成兴县、临县等5个“零突破”工程扫尾,新增规模化供水人口8.0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5%,市域现代水网骨架初步形成。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守护河湖安澜。统筹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河湖“清四乱”行动和水土流失治理,完成94.96万亩水土保持任务,7条河流获评省级幸福河湖,文水县生态治理经验全省推广。
四是坚持两手发力,激活发展动能。创新投融资机制,临县破解县域水网资金瓶颈获省级通报表扬,PPP模式助力北川河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项目落地。2024年落实投资16.58亿元,完成投资21.4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两年实现“双增长”,国债资金完成率及支付率实现了“双百”。
二、聚焦重点任务攻坚突破,筑牢高质量发展水安全屏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治水兴水节水大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意义十分重大。我市坚决落实省市治水兴水节水决策部署,紧抓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两重”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全力破解水瓶颈、提升水保障。
(一)以水网建设为牵引,构建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
紧扣“重大项目建设年”部署,推动总投资225.69亿元的135个储备项目落地。加速县域配套水网建设,年内实现兴县、临县等5县区水网实质性供水,中阳后师峪、孝义东许等6座调蓄水库开工,北川河二期、虢义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孝义二期、方山南阳沟等工程,确保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规模化供水率达到46%以上。
(二)以防灾减灾为基础,守牢水安全底线
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坚持“预”“防”结合,完善“1+5”防汛工作体系,围绕“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科学调度、防洪抢险技术支撑”职责,压实压细防凌和防汛责任,落实水库、淤地坝、河道堤防、山洪灾害危险区等水利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防御责任。推动孝义梁家垣、岚县蛤蟆神等5座水库竣工验收,提升防洪“四预”能力。
(三)以生态修复为重点,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锚定“一泓清水入黄河”政治任务,完成29个水利项目完工验收。按照防洪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完成18个河道治理项目完工达效。以母亲河复苏为重点,实施好孝河等7条幸福河湖建设,启动离石、交城等6县区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94.5万亩治理任务,探索水保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四)以节水控水为核心,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5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累计下降10%。地下水超采区压采346万立方米,推动中阳、石楼等4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做好节水型单位、企业、高校、工业园区等载体示范建设,打造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示范标杆。
(五)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提升水利治理效能
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推广“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强化取用水监管,规模以上取水在线计量接入率达99%。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持续强化金融支持水利建设,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持续拓宽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年度中央资金支付率达90%以上。
(六)以乡村振兴为依托,夯实农村水利基础
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实施214处维修养护工程,高质量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彻底消除柳林、离石46个旱井村饮水难题。深入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完成文水神堂灌区1万亩水浇地恢复任务,争创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示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
三、谋篇布局“十五五”,擘画水利现代化新蓝图
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十五五”水利发展“四大格局”。
一是构建“三纵八横、东西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岚县引汾入岚、峪口沟水库等骨干工程建设,完善“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保护地下水”的多元供水体系。
二是打造“山川统筹、洪涝共治”的防洪减灾格局。推进古贤水利枢纽移民保障,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和智慧防洪工程,构建“山区拦蓄、平川排涝”的立体防护网络。
三是形成“河畅水清、智慧高效”的水生态保护格局。深化河湖生态复苏行动,力争2030年水土保持率达55.06%,实现“河湖安澜、人水共生”。
四是完善“改革发力、数字赋能”的现代治理格局。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推动水网管理智能化,打造黄河流域智慧治水样板。
治水兴水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吕梁未来。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治水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铸牢政治忠诚。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培育“懂水、兴水、护水”人才梯队,锻造过硬水利队伍。紧盯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打造“阳光水利”,以“水清”促“政清”,严守廉政底线。奋力谱写新时代吕梁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水保障!
吕梁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