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康桂芳) 清明假期,春日正好,我市文旅市场迎来消费热潮。从夜宿碛口听黄河涛声,到登北武当赏桃花;从探秘庞泉沟冰雪初融,到杏花村酿一壶春酒;从大东沟纸鸢逐春风,到乡间露营寻味野趣……花样层出不穷的春日文旅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春日经济展现出强劲活力。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2025年清明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1.45万人次,较2024年清明假期增长34.08%。2025年4月4日至6日分别接待游客37.15万余人次、40.86万余人次和33.43万余人次。我市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我市各地围绕清明特色,开展探亲祭扫、短途周边游、赏花踏青游、乡村民俗游、亲子研学游,节日活动丰富多样。在祭扫缅怀方面,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离石烈士楼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在离石烈士楼,南关小学的师生们开展了千人签名祭奠活动。现场,全体师生有序地走到横幅前,拿着手中的笔,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一个个签名,表达了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赏花踏春方面,各地推出赏花地图、露营等项目,打造“赏花经济”。柳林县柳林镇于家沟村数十亩山桃花竞相开放,如烟似霞的嫩粉深粉,层层叠叠点缀山间,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拍照,“每年我都会来这里,看桃花盛放。”游客张女士说,没想到今年来这里看桃花的游客特别多。此外,孝义、交城推出多条研学线路与非遗民俗活动,离石区大东沟景区风筝文化节、方山县北武当山低空观光等项目也为市民出游提供了新选择。